導讀:生活中有很多效應,比如說蝴蝶效應、鯰魚效應、木桶效應等。那么,你聽說過雙臺風效應嗎?雙臺風顧名思義就是兩個臺風。那么,同個臺風同時
生活中有很多效應,比如說蝴蝶效應、鯰魚效應、木桶效應等。那么,你聽說過雙臺風效應嗎?雙臺風顧名思義就是兩個臺風。那么,同個臺風同時出現會怎么樣呢?到底什么是雙臺風效應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什么是雙臺風效應
雙臺風一般是指同時出現的兩個達到風暴級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它們的中心間距不大于20個緯距,相互之間發生影響。雙臺風互旋時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依兩個臺風的相對質量及臺風環流強度來決定;通常一個走得快些,另一個走得慢些,有時也可能合二為一。
雙臺風效應由于兩個臺風的強度不同會表現出多種不同的形式。兩者強度相差較大時,較弱的臺風可能會被強度較強的一方臺風支配甚至吞并。而兩個勢力相當的臺風靠近時,兩者的互旋效應才會比較明顯。理想情況下,兩個強度相當的臺風在相互距離小于1500公里的時候,其外圍風場趨于合并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東側的臺風移速會加快,并繼續向西北方向推進,西側的臺風在原路徑(西行或西偏北行)上的移速減慢,甚至可能轉而調頭向東南方向行進,從而兩個臺風形成互旋的形式。
多臺風是如何形成的?
雙臺風、多臺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暖水水域范圍比其他海域更廣,海水溫度更高。太平洋占四大洋總面積的49.8%,因此,廣闊的海域為多個臺風生成提供了大舞臺。而在大西洋、印度洋,由于海域面積有限,往往一個熱帶氣旋生成就已經占據了大部分洋面,很難有空間再生成其他氣旋。
此外,從海溫上說,產生熱帶氣旋的海溫需要達到26.5℃以上,而西北太平洋海溫往往達到28℃至29℃,為臺風尤其是多個臺風的生成提供了溫暖的海水環境。從預報的角度來說,單個臺風的運動路徑就已經比較復雜了。如果有兩個或者多個臺風,受臺風之間相互牽扯、影響,以及臺風與外圍環境相互制衡等影響,臺風路徑和強度均有可能發生較大變化。兩個臺風之間互旋“糾纏”并影響的情況比較多,學名叫“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指的是兩個熱帶氣旋相距1500公里以內時便可產生相互影響,沿著軸心依逆時針方向相互旋轉,一般是較強的熱帶氣旋支配著較弱的熱帶氣旋,并對其路徑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