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元節的到來讓我們開始警惕起周邊的事物,尤其是晚上出門的時候,總是疑神疑鬼,是不是有鬼跟隨者,若真的有該如何應對。那么,中元節鬼節
中元節的到來讓我們開始警惕起周邊的事物,尤其是晚上出門的時候,總是疑神疑鬼,是不是有鬼跟隨者,若真的有該如何應對。那么,中元節鬼節真的有鬼嗎?中元節有沒有鬼禁忌是真的嗎?想知道就來瞧瞧奇聞事件小編的介紹吧。
中元節鬼節真的有鬼嗎
世界上沒有鬼,鬼節不會遇見鬼的。
七月半,又稱為:鬼節,迷信的人認為,在七月半時很容易遇見鬼,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世界上并沒有鬼,因此,七月半時也就不會遇見鬼了,七月半只是一個傳統節日,大家不要做過多的聯想,以免自己嚇自己。
鬼節的鬼會傷害人嗎
鬼通常出于人的幻想,一般不會對人造成什么傷害,但可能會對人的精神有所損害,如使人受驚、精神狀況不佳等。
鬼節源于目連救母的故事,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
由此,鬼節是鬼門大開的日晚上的,這些都是民間傳說,有些老一輩人會講究鬼節的禁忌,即勿將剩飯菜放在桌上,最好晚上不要出去,如果出門,與人互相通問時,只能叫綽號,不能叫真名。
中元節有沒有鬼禁忌是真的嗎
中元節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四大鬼節之一,所以民間有:“七月半,鬼亂竄”的說法。據老人們說,閻王爺會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一,將鬼門關打開,放出那些無人供奉的孤魂野鬼,到人間來享受人們的供奉,一直到農歷七月的最后一天,才會將鬼門關重新關閉,所以農歷七月,會成為人們所說的“鬼月”,由此繁衍出來的習俗和禁忌也特別多。
據說,七月初一那天叫作開地門,七月初二那天叫作開天門,而七月十五便是中元節。在我們老家,過了農歷七月初一,人們便開始祭祖了,因為我們這里有:“提前七月半,落后過清明”之說。但是,也不是七月半前所有的日子都可以祭祖的,其中還有4大禁忌要牢記,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我們不能忘記了。
第一,初四、十四是不可以祭祖的。我們這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七月初四日子不好,因為“四”與“死”諧音,七月初四有“去死”的諧音,所以這天是不能祭祖的。而十四也是不能祭祖,因為十四祭祖的人家,只有新亡人家才會在這一天祭祖,一般人家會避過這天,除了這兩天之外,所有日子都是可以的。
第二,祭祖時間要注意。祭祖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我們盡量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是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之間通常為祭祖最佳時段,不能在天未亮或傍晚時分,這樣是不吉利的。另外,身體虛弱的人,盡量避免祭祀掃墓,如果一定要去,可攜帶開光護身物品,以作化解。
第三,不去河邊,不游泳。到了農歷七月,家里老人經常會關照我們,不要去河邊,更不能下水游泳,說水里會有水鬼,這月會出來抓人,他好投胎轉世,還說:“七月半,鬼亂竄,沒事別往河邊站”。這其實是老人保護孩子的一個方法,這樣孩子就嚇得不敢去河邊玩耍了,也就不會發生意外了。
第四,做一桌菜祭拜祖先。祭拜祖先,貢品是不能少的,我們這里是要做一桌菜,一般是8個菜,分別是紅燒肉、魚,蛋餃,油片,炒雞塊,豆芽,韭菜炒百葉,肉骨頭湯,它們分別有著不同的寓意。
上一篇:韓媒痛批韓國女足差勁:該反思了
下一篇:洪都拉斯選手給大運會打1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