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本當地時間24日下午1點3分左右,根據日本政府所作決定,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了核污染水排海工作。日本政府這一不負責任的決定
日本當地時間24日下午1點3分左右,根據日本政府所作決定,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了核污染水排海工作。日本政府這一不負責任的決定引起了包括日本廣大民眾在內的國際各界人士的反對。
年內將排海3.12萬噸核污染水
根據此前的排海安排,東電公司先用海水將儲存在核廢水罐內含有氚的核污染水稀釋,經測量顯示稀釋后的每升核污染水的氚濃度低于1500貝克勒爾,認定符合預設排海標準。同時,東電稱24日的氣象條件不影響正常排海,因此從當天下午1點3分開始,東電啟動了海水傳輸水泵,將核污染水經長約1公里的隧道排入大海。
根據日媒報道,東電公司年內計劃將3.12萬噸核污染水分四批次通過海水稀釋方式排海,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儲存的130余萬噸核污染水排放完畢大約需要30年的時間。報道還稱,東電計劃利用17天時間將首批7800噸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另據東電網站24日下午3點30分公布的數據顯示,稀釋前的每升核污染水氚濃度為14萬貝克勒爾,稀釋后每升核污染水氚濃度為207貝克勒爾,排海的情況是每小時輸送19立方米的核污染水和1.5124萬立方米海水。
日本漁業將遭受嚴重沖擊
盡管日本政府和東電方面一再宣稱將確保排海工作的安全、可控,但廣大民眾尤其是日本國內的漁業從業人員,對不遵守“如未獲相關人員認可,絕不以任何方式處理核污染水”承諾的日本政府和在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過程中漏洞百出的東電抱有極大的不信任,特別是質疑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以及譴責此舉將致使日本形象受損。
對于外界的質疑,東電公司社長小早川智明辯解稱,尋求人們對核污染水處理問題的理解不是一次性的,將會持續到福島第一核電站廢爐作業(指受損機組的解體和拆除)結束,只有在完成廢爐作業時才能得出結論。
對于日本政府和東電堅持排海的做法,日本漁民感到非常憤慨,怒稱不可接受。日本全國漁業工會聯合會會長坂本雅信24日表示,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態度從未改變。
從事漁業工作50多年的71歲福島縣漁民小野春雄直呼“(政府的排海決定)太不可思議了”“當初的磋商結果是只有大家同意了才能排放,現在福島縣內沒有一位漁民能接受政府的決定,大家都持反對意見,(岸田)作為一國總理,怎么能不遵守承諾呢?”
自2011年3月發生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福島當地的漁業受到嚴重沖擊。目前,福島當地的捕魚量僅為地震之前的2成左右。福島縣巖槻市海鮮批發市場的一位經紀人稱,現在漁民最擔心的是形象受損問題,“一旦核污染水排海,漁民再也沒有活路了,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對中國大陸出口水產品871億日元,對香港出口755億日元,分居第一、第二。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的水產品約占日本整體水產品出口的22.5%、香港占19.5%,合計占日本水產品總出口的42%。有分析稱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將會對日本水產業造成重大打擊。
我駐日大使提出嚴正抗議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24日就日方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向日本外務事務次官岡野正敬提出嚴正抗議。
吳江浩表示,今天日方罔顧國內外強烈質疑和反對呼聲,將核污染風險轉嫁給包括中國在內周邊鄰國和國際社會,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地區和世界各國民眾長遠福祉之上,將全球海洋環境和全人類健康作為危險賭注,執意正式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再次向日方提出嚴正抗議,要求日方立即中止這一極端自私自利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吳江浩指出,日方在未充分論證現有排海技術的長期安全性和可靠性、未取得各利益攸關方廣泛諒解、未建立完備的國際監督和追責賠償機制的情況下,執意強行啟動排海,蘊含巨大風險隱患和不可預測危害。吳江浩強調,海洋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各國都負有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國際法義務。日方無權擅自決定向海洋傾倒核污染水,必須對由此引發的后果承擔全部責任。
吳江浩指出,日方排海已經引發中國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強烈擔憂。中國政府宣布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是理所當然的,也是完全必要的。造成這一局面的責任完全在日方,日方應該反躬自省。
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庫克群島首相布朗23日以聲明形式發表談話稱,“我們認為(日本排污入海)是一個超越國境、跨越時代的問題,我們的責任是對日本排污入海問題持續保持最高級別的警惕和監督”。聲明還稱,太平洋島國論壇將會繼續與日本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保持溝通對話,并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出具的排海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報告持保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