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五一放假調休引發熱議。有網友提議五一放一天不調休,能夠擁有規律的、自主的且不被打擾的休息,而不是挪假式休假。五一越來越近,關
近期,“五一”放假調休引發熱議。有網友提議五一放一天不調休,能夠擁有規律的、自主的且不被打擾的休息,而不是“挪假式”休假。
五一越來越近,關于調休、加班等話題再一次沖上熱搜。
“今年五一實際只放一天假”,由于4月23日和5月6日需要繼續上班,難怪有網友說表面上放假5天,其實只放了1天。
對于“調休”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江蘇鹽城人程先生是調休的“贊成派”,每年清明節他都會帶著家人回老家掃墓,但是今年清明節只有一天卡在中間,沒有調休,當天來回來不及,他就沒有去成。
對于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程先生是贊成調休的,“雖然自己連續上班累一點,但能挪出來幾天陪伴家人,帶孩子去遠一點的地方,我認為也是值得的。”
反對的人也不少。
95后小錢和葉子都反對調休,在她們看來,長假期間出行,又堵車人又多,有時候遇上單位值班,還不如不調休,直接放個兩三天,去周邊走走也挺好。小錢說:“之前清明沒有調休,覺得那一周特別輕松,上了兩天班放假,又上兩天班又放假,感覺上著班都很有盼頭。”
孤身一人在北京的王女士也反對調休,她從事的是影視行業,平常工作很忙很瑣碎,總是24小時開著機,需要隨時響應,“真正的調休是休息的時候不會被工作打擾,那叫休,但事實上休息的時候并不能全身心放松,依然會被工作支配。”對她來說,感覺還多了一天加班。五一假期調休后,兩個雙休都變成了單休,“想想要上6天班,太累了。”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杜院長趙皖平曾就春節期間的調休提出過“取消調休”建議。趙皖平指出,當前春節7天小長假包含雙休日和調休,“滿打滿算其實休了三天”,而調休更是讓春節假期“變了味”,人們疲憊感攀升。“還沒陪伴父母幾天就要復工復產,老百姓心里不痛快,干活也使不上勁,年味自然就變淡了。”因此,他建議將春節法定假期由3天增加至5天,加上一頭一尾兩個周末,將整個春節假期延長至9天,取消調休制度,讓老百姓安定過年,過個團圓年。
其實每當談及調休制度,總會引發不少人的怨聲載道,要求取消調休的聲音從未消失。
調休制度是怎么來的?
在44歲的杭州人王先生印象中,小時候父母都是單休,要是周末能跟著父母去一趟動物園、少兒公園,歡喜程度堪比過年。
自己參加工作后,雖然有了雙休和小長假,但是這種喜悅反而降低了。
也許,大家反對反對調休,反對的關鍵在于“調”,該上的班一天不少,不如不調。
拿最近的五一勞動節來說,我國的法定節日休假制度經歷過幾輪演變之后,從1999年開始,國務院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將五一勞動節延長為放假三天,但是在實施中一直是通過“上移下借”兩個周末的形式,來形成每年長達三個七天的全國性長假。
大家對春節、“五一”、國慶三個7天小長假的記憶應該是從對1999年國慶節開始,黃金周也是那時候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的。
隨著2007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再次迎來修訂,“五一”假期從三天變成了一天,放假一天,同時允許周末“上移下錯”,和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新規定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一直持續至今。假期有借就得有還,這就是被很多人吐槽的調休制度。
實際上,1999年實行七天長假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刺激消費。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中國同樣受到波及,為了促進國內旅游,拉動國內經濟,“黃金周”才應運而生。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教授王琪延在研究休假天數對旅游消費的影響研究的時候提出,旅游是一種休閑活動,休閑消費是物品和時間結合產生效用的過程,需要以休閑時間為前提,否則,即使有休閑欲望和滿足需求的能力,休閑需求也不能轉換為有效需求,認為“休假天數對我國居民旅游消費具有正向的積極影響”。
在當時,黃金周制度的實行帶來了大量的旅游需求和消費,極大地促進了旅游業和旅游經濟的發展。據相關學者對全國休假辦的統計數據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從1999年“十一”至2008年春節黃金周為止,黃金周累計旅游收入已達8876多億元,黃金周平均收入保持20.28%的年增長率。黃金周期間的國內旅游收入和黃金周平均收入呈高度正相關關系。
既然增加休假天數可以拉動旅游業,打工人要問了,是不是可以只增加休假天數,而不調休呢?
大概是不行的。
王琪延教授的研究結論里除了休假時間會影響旅游消費,收入同樣是不能忽視的因素。他建議可以通過改革休假制度,增加居民休假天數、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省勞動時間,解除企業休假的后顧之憂、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等來釋放旅游消費潛能。
對于企業來說,調休可以讓員工把該上的班補回來。
對于反對調休的打工人來說,一個原因是調休雖然湊出了5天假期,從本質上看假期并也沒有少,反而多了一天假,實際上一減一加,總數沒變,還要失去兩個雙休。根據前景理論,大多數人對于損失比對獲得更加敏感,這是一種損失厭惡,導致“失去周末的痛苦遠大于休假的快樂”。
還有一個原因,大家都擠在假期集中出行,到處人擠人,景區爆滿、酒店漲價,體驗感無從談起,既不能出門很好玩,回頭還要把該上的班上回來,調休可不就討人嫌了。
大家反對的不是“休”,而是“調”,大部分人想要的“休”,是規律的、自主的且不被打擾的休息,而不是“挪假式”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