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發布消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4月17日24時開啟?!吨袊洜I報》記者獲悉,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
日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發布消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4月17日24時開啟。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4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提高550元和525元。相關價格聯動及補貼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此次調價意味著國內成品油零售價迎來年內最大漲幅。
多重利好提振油價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高,帶動變化率正向幅度拉寬,成品油零售價上調幅度增大。
據金聯創測算,截至4月17日第十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82.84美元/桶,變化率為12.61%,零售價上調窗口如期開啟。其中,汽油上調550元/噸,柴油上調525元/噸,折升價89#0.40元,92#0.43元,95#0.46元,0#0.45元。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徐鵬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多重利好集中顯現,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揚。具體來看,OPEC+成員國宣布減產約166萬桶/天,形成強勢利好。同時,美國原油庫存減少373.9萬桶,比預期多約140萬桶,對油價起到支撐作用。此外,美國3月CPI下降顯示其通脹放緩,美聯儲加息壓力有所緩解提振國際油價。
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變化率一直處于正值高位。布倫特和WTI期貨價格已連續四周上漲,創下2022年6月以來最長的周連漲趨勢。截至北京時間4月14日凌晨收盤,WTI的5月原油期貨報82.52美元/桶,漲0.44%;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報86.31美元/桶,漲0.22%。
記者注意到,本次是今年第八次成品油調價,也是年內第三次上漲。此次調價過后,今年成品油調價呈現“三漲三跌兩擱淺”的格局。其中,此次調價創下2023年至今最大漲幅。
近期,國際原油反彈力度較大,進入新一輪計價周期后,變化率仍將以正向開端。
據金聯創測算,短期內,國際原油或受基本面利好疊加美聯儲可能加息的影響,呈現偏強震蕩走勢,變化率或正向小幅發展,新一輪零售價小幅上調概率較大,調價窗口期為2023年4月28日。
談及今后原油價格走勢,徐鵬表示,國際原油期價或震蕩為主,主流趨勢上行,新一輪變化率有望正向小幅拉寬,消息面對后期行情仍有一定提振作用。本周市場或仍將有為五一假期備貨的需求,短期來看成交尚有支撐。但隨著假期臨近,以及近期價格漲至高位,市場整體采購力度將逐漸下降。由此來看,成品油批發行情上行動力減弱,預計短期內成品油行情窄幅波動為主。
國內原油供給平穩
記者注意到,《成品油與新能源發展報告藍皮書(2022—2023)》預計,我國成品油需求在今年恢復性上漲,比上年增加9.1%,今年原油加工量與成品油產量將反彈,市場供應相對充足。
徐鵬表示,從國內市場來看,利好占優帶動批發行情反彈。本輪計價周期內原油呈現連漲走勢,零售價上調預期清晰且幅度持續增加,消息面對行情形成有力支撐。同時,第二批成品油出口配額或將于近期下發,出口增量預期給予市場利好。此外,隨著2月下旬以來批發價格持續回落,業內謹慎情緒減弱,疊加五一長假即將到來,市場進行提前備貨,集中補倉增加,支撐油價整體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油價頻繁波動之際,我國油氣供給基本保持平穩運行。
4月12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
面對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我國油氣企業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全力推動增儲上產,為經濟恢復向好提供了重要動能。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22—2023)》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原油產量達2.05億噸,重回2億噸“安全線”;天然氣產量2201億立方米,連續5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我國生產原油3417萬噸,同比增長1.8%,日均產量57.9萬噸。進口原油8406萬噸,同比下降1.3%。
與此同時,在綠色低碳轉型推動下,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逐漸增加。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10年增長2.8倍,達到12.7億千瓦,占全部裝機的49.5%;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7.8個百分點,達到17.5%。
另外,當前我國煤、油、氣、核、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不斷完善,能源生產總量10年增長了33%,有力保障了能源供需、能源價格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