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浙江象山一水庫大壩挖出直徑近1米的白蟻主巢,并在巢里倒出一王三后。蟻后體形碩大,均有5厘米左右。專家估計,蟻后生長已有十幾年。
近日,浙江象山一水庫大壩挖出直徑近1米的白蟻主巢,并在巢里倒出“一王三后”。蟻后體形碩大,均有5厘米左右。專家估計,蟻后生長已有十幾年。
晚春四月,氣溫逐漸升高,白蟻也開始進入活動的高發期。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小小蟻蟲可以讓千里長堤崩塌潰決,這話可真不是危言聳聽。
白蟻,俗稱白螞蟻、飛螞蟻,喜歡蛀食植物,其體內分泌的蟻酸更能腐蝕鋼筋,引發建筑坍塌。浙江象山有一個現實版的“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所幸大堤還未發生危險,蟻患就已經被發現了。
在象山縣丹東街道赤坎水庫大壩護岸區域,“白蟻防治醫生團隊”歷時3天,通過對一個個副巢的取出,挖掘出了一條直通主巢的長15米的通道。下午4點,合四人之力,這個蜂窩狀的主巢從地下通道傳遞上岸。
浙江象山縣白蟻防治專家 胡成強:里面有3個蟻后、1個蟻王,巢里的白蟻數應該有幾十萬,甚至過百萬。
據了解,白蟻通常為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較為罕見。從這個蟻王宮殿里掉出的蟻王是黑褐色的;而3條蟻后體形碩大,均有5厘米左右,專家估計,蟻后生長已有十幾年。經測量,這個白蟻主巢距離岸上最大深度約4米多,巢體直徑約為80厘米,挖出的副巢已有15個。
浙江象山縣白蟻防治專家 胡成強:4米多深的巢,十幾年來第一次挖到。在大壩體內盤根錯節,而且巢已經轉移過了。蟻王蟻后抓了之后,還有小部分副巢要清理一下。
白蟻的繁殖主要靠蟻王蟻后,主巢消滅掉,白蟻危害就基本消除。胡成強介紹,從他們挖到主巢的地表濕度來看,白蟻在壩體和水庫間已經形成數個吸水線和取食線,水庫管涌風險很高,后期必須修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