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8日,哈爾濱利民學苑小區居民任女士反映,家中墻體出現新的裂紋,其提供的畫面顯示,裂紋長度從棚頂到地面。對此,建筑專家分析,系承重
5月8日,哈爾濱利民學苑小區居民任女士反映,家中墻體出現新的裂紋,其提供的畫面顯示,裂紋長度從棚頂到地面。對此,建筑專家分析,系承重墻被拆除后墻體受力不均導致。后續恢復方案合理的話,或許可以回到原始狀態,但成本會比較高,居民入住后可能會有一定的心理負擔。4月28日,該小區3層租戶裝修時私拆承重墻,致200多戶居民撤離引發關注。
近日,黑龍江哈爾濱“住戶擅自拆改承重墻”一事持續發酵。此前,利民學苑B棟多名業主反映,因該居民樓3層的住戶私自拆改承重墻,導致其他業主家中出現裂縫。目前部分業主住進安置酒店,當地住建部門和警方介入調查。
5月7日,涉事樓棟一名業主董女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因丈夫行動不便,他們目前仍住在位于5樓的家中,她在家中墻壁上發現了鼓包,近期有工作人員入戶對房屋進行檢測。另一名業主也表示,他們未收到賠償或補助,還在等檢測報告。
住戶擅自改動承重墻的情況并不罕見,針對此類現象,5月7日,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姚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進行所有建筑改造之前,都需要聘請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進行結構安全檢測和抗震安全檢測,并向建筑管理部門申報改造流程,私自改動建筑結構存在極大的建筑安全事故隱患。
工作人員入戶檢測
有住戶因家人行動不便未撤離
“住戶擅自拆改承重墻”一事發生在哈爾濱松北區利民學苑B棟2單元第3層。據哈爾濱市松北區城市管理和行政綜合執法局此前通報,該局正會同相關部門對拆改的墻體進行安全支護,組織專業機構進行安全鑒定,制定拆改墻體恢復方案。多名業主介紹,事發后,有人員入戶對房屋進行檢測。
5月6日,業主王先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家位于該樓棟25層,私拆承重墻事件后,他在家中主臥、次臥發現了裂縫,其中一處有一米多長。幾天前有三四名工作人員曾入戶檢測、拍照等。事發后,他曾前去安置酒店住過幾天,目前還在朋友家中暫住。
5月7日,該樓棟五樓的業主董女士也表示,曾有多人攜帶設備到她家中進行檢測,社區工作人員也曾上門了解情況。事發后,她檢查家中墻壁,發現部分區域出現鼓包,“ (墻上)貼有墻布,因布有彈力,只能看到鼓出包來了。”她表示,由于丈夫患病行動不便,他們未搬去安置酒店,一直留在位于涉事樓棟5層的家中。
據新京報報道,有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截至5月5日,沉降觀測未見異常情況。第三方檢測機構黑龍江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連日觀察涉事高樓的無異常,會進行長期監測。
董女士稱,此前他們將家中的臥室出租給了他人,私拆承重墻事件發生后,租客退房搬離。丈夫生病需要吃藥,失去房租收入后,他們在經濟上面臨很大壓力。另一名業主也表示,目前他們未接到賠償或補助,還在等檢測報告。
專家:
改造建筑前應進行結構安全檢測
住戶擅自改動承重墻,導致整棟樓受影響甚至變成“危房”的案例并不罕見。
公開報道顯示,近日廣東廣州市白云區嶺南新世界有業主在網絡求助稱,有業主私拆承重墻,導致樓上房屋出現墻體裂紋、地板下沉等問題。當地街道辦致信居民稱,建筑整體結構穩定可控,需盡快開展永久性加固補強施工。2021年,浙江杭州蕭山區也有一名住戶擅自敲掉承重墻,導致整棟樓變D級危房,涉事業主被警方刑事拘留。
針對此現象,5月7日,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姚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在裝修中未經結構安全檢測便直接拆除建筑墻體的現象,存在極大的建筑安全事故隱患。
“一般情況下,沒有哪一道墻真正對整體結構不存在影響,所有改造都需要進行結構安全檢測。”
姚棟表示,不只是承重墻不能被改動,從依法合規的角度來講,在進行所有建筑改造之前,都需要聘請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進行結構安全檢測和抗震安全檢測,并向建筑管理部門申報改造流程。
上一篇:我在淄博吃燒烤:差點露宿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