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來,多個省市縣的公立醫院公開招聘都出現了落空的情況,導致最終取消了崗位或核減了招聘人數。黑龍江省原計劃在今年招聘143名員工,但第
近來,多個省市縣的公立醫院公開招聘都出現了落空的情況,導致最終取消了崗位或核減了招聘人數。黑龍江省原計劃在今年招聘143名員工,但第一批僅招聘成功75人。今年上半年取消了黑龍江省衛健委下屬機構15個公開招聘崗位,涉及5家三甲醫院和1家二級醫院,同時有9個崗位減招,最終從41人減至11人。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江蘇省、山東省、湖南省、四川蒲江縣、江西撫州市、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等地。其中許多招聘崗位來自于當地的三甲醫院,覆蓋麻醉、影像、耳鼻喉、外科、呼吸內科、介入、康復等科室。
醫改專家徐毓才表示,即使有編制,部分醫院依然“招聘難”。其中既有招聘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影響,也有醫院和應聘者自身原因。“可以肯定的是,如今招不到人的地方,未來可能更難。” 事業單位編制崗,為何沒人報?真正的原因在于招聘比例規定。根據規定,同一崗位報名成功人數必須達到1:3的開考比例,若計劃招聘3人,實際需要最少9人報名。這就導致了許多崗位無人報名或報名不足,最終導致公開招聘流產。
這樣的情況在基層醫療機構招聘中也比較常見。在2022年12月,湖南省靖州縣鄉鎮衛生院計劃公開招聘2名中醫醫師,但實際報名人數為0。在2年前,該衛生院也計劃招聘2人,但同樣是無人報名。同樣的情況在靖州縣中醫醫院亦屢屢發生。
總的來說,公立醫院面臨的招聘難題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既有規定的問題,也有人事管理的問題,更有應聘者自身原因。因此,解決這樣的招聘問題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從招聘流程、人事管理到崗位吸引力都要加以優化,為醫院的順利運作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