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榮浩曬出了自己學員做得烏梅子醬,并主動分享出來,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吃。這消息,直接引來無數網友的圍觀熱議。調侃的調侃;嘲諷的嘲諷;之
李榮浩曬出了自己學員做得烏梅子醬,并主動分享出來,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吃。
這消息,直接引來無數網友的圍觀熱議。
調侃的調侃;
嘲諷的嘲諷;
之所以兩極分化這么嚴重,主要還是當初新歌出來時,被業內人士點名批評過。
罵哭過薩頂頂的樂評人丁太升,一向以毒舌著稱,并長期活躍在社交平臺上。
在李榮浩的《烏梅子醬》大火時,丁太升痛罵它是中國鄉土風和短視頻火爆元素的結合體。
丁太升一方面承認了李榮浩在編曲方面的能力,稱是編曲方面的“才子”,但另一方面表示《烏梅子醬》的歌詞俗不可耐,認為李榮浩最大的問題是沒文化。
“沒怎么讀過書,藝術審美不高。歌詞文學性不高,個人格局不開闊。”
同時,丁太升還吐槽李榮浩丟失了早期的誠懇,只剩投機。
這一通俗不可耐加江郎才盡的批評下來,可是引起了不少粉絲以及路人的不滿。
然而,這場口水歌風波就這么過去了嘛,并沒。
樂評人吳志碩也下場了,他評價李榮浩在短視頻平臺大火的歌曲《烏梅子醬》是口水歌,且是在模仿周杰倫的《浪漫手機》,但也表示這首歌“生逢其時”。
說起來,他的觀點以及矛頭重心是落在當代樂壇上,探討了流行音樂衰落的原因,悲觀的認為音樂的沒落成為必然。
而李榮浩的《烏梅子醬》只是個引子。
這接連評價的打擊,其實并不能澆滅歌迷對李榮浩新歌《烏梅子醬》的喜愛之情。只是,在路人看來,李榮浩的實力是下滑了。
因此演唱會在即,烏梅子醬再次上了熱搜,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很多。
而因此前的口水歌以及模仿評價,對其感觀變差的網友,則是多下場嘲諷他,沒吃過烏梅子醬卻寫了《烏梅子醬》而噴他造假等等,單純是為了黑而黑。
李榮浩早前就吐槽做自己的熱門單曲《李白》,但新歌還是一個路數的,這前后對比確實反差很大。
但是,只要大家喜歡聽,口水歌也不該被追著罵,誰能不寫口水歌呢,就連天王周杰倫也未能幸免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烏梅子醬和酸梅醬的區別。烏梅子醬是由青梅或李子經過發酵、曬干、熬煮而成的一種調味品,顏色深紫黑,口感微甜微酸微苦。它主要用于做菜或蘸食,比如炒肉、燉排骨、拌涼菜等。而酸梅醬是由青梅或李子經過腌制、曬干、打碎而成的一種調味品,顏色淺黃棕,口感清爽微甜微酸。它主要用于蘸食或做汁,比如蘸燒鹼、油條、水果等。
其次,我們來看看李榮浩為什么會寫出這樣一首歌。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在吃廣式燒鹼時蘸了“酸梅醬”,覺得很好吃,就想到了用它來寫歌。但是為了讓歌詞更押韻和文藝感,他把“酸梅醬”改成了“烏梅子醬”。這樣一來,他就創造了一個新穎而富有意境的比喻,讓聽眾能夠感受到他對愛情的細膩和溫柔。
最后,我們來看看他第一次吃烏梅子醬是什么感覺。從他發的微博動態來看,他似乎很喜歡學員給他做的烏梅子醬,并且配著吐司吃得很香。也許對于他來說,烏梅子醬不僅是一種美味的調味品,更是一種心靈的滋養,讓他感受到了學員對他的關心和支持。
總之,李榮浩第一次吃烏梅子醬引發了網友們對他和這首歌的熱議。有人覺得他很可愛很真實很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