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月6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總方案》發布,其中提到鼓勵醫院和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在各街(鎮)設置3至5個便民核酸檢測點。關于
1月6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總方案》發布,其中提到鼓勵醫院和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在各街(鎮)設置3至5個便民核酸檢測點。關于核酸檢測點的具體設置辦法,1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表示,要求社區要保留足夠的便民檢測點,保證居民“愿檢盡檢”的需求,各地要基于人口基數、疫情發展形勢和居民檢測意愿等因素,合理設置社區檢測點,滿足居民檢測需求。
目前,各街(鎮)轄區的核酸檢測點已經大幅減少,可街頭仍有不少之前遺留下來的核酸檢測亭。最近,不少市民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或向北京日報客戶端反映,有些檢測亭的棄用時間甚至達到半年,有的擠占道路、小區廣場等空間,有些疏于管理甚至有安全隱患,市民呼吁盡快撤走棄用的檢測亭。
市民反映的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待處理的核酸檢測亭有多少?長時間不挪走可能出現哪些問題?記者展開調查走訪。
呼聲
市民訴求出現“反轉”
1月5日,安定門外大街東側便道上,記者看到兩個孩子正在玩“擊劍游戲”,仔細分辨,手上的“武器”竟然是核酸采樣時所用的長柄棉棒。記者問孩子們棉棒是從哪兒找來的,他們指向了百步之外的核酸檢測亭。這座亭子顯然已有一段時間不提供服務了,里面凌亂地堆放著物品,采樣臺上還擺著酒精噴壺、棉棒等物資,窗口大敞著,里面的物品輕易就能拿到。這個亭子棄用了多久?飄進亭子里的垃圾給出了答案——進入深冬,行道樹上早已不見樹葉,可檢測亭里卻堆積著不少干透的落葉。
走在街頭巷尾,核酸檢測亭隨處可見,但大多數都貼上了“設備維修”的通知。從這些通知上的時間判斷,核酸檢測亭停用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在市民眼里,這些檢測亭成了特殊時期那段特殊記憶的談資,但也引發了疑問——這些如今已經用不著的檢測亭,什么時候能撤走呢?
梳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收到的與核酸檢測亭相關問題的投訴,在2022年12月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投訴內容“180度反轉”。在12月7日以前,大部分投訴反映核酸檢測點數量不夠,或不再提供服務等問題;而此后,相關問題投訴陸續減少。到12月下旬,市民投訴幾乎全指向了核酸檢測亭應該撤走的問題:南三環中路15號院外的過街天橋下,核酸檢測亭棄用時間不短了;建材城西路上,核酸檢測亭拆除后,固定亭子用的鉚釘還在便道上“支棱”著;魯谷地區居民反映轄區內棄用的核酸檢測亭較多,希望合理規劃……近期,來自本市各區的相關問題反映逐漸增多。
其實,市民訴求的“反轉”與本市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的節奏是吻合的。12月7日起,隨著“新十條”陸續落地,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逐漸遠離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當下群眾對恢復正常生活充滿期待,“撤亭”成為大多數市民的愿望。
探訪一
棄用的檢測亭占道又危險
市民為何盼著棄用的核酸檢測亭趕緊撤掉?記者走訪發現,閑置的核酸檢測亭不僅占用城市道路等公共空間,而且還存在用電、消防安全隱患問題。
在東城區交東小區有一條進出車輛、行人的主干道,名為交東小區西路,其東側便道上設置了一座核酸檢測亭。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亭子嚴絲合縫地占據了全幅便道,居民經過這里都得從機動車道繞行。核酸檢測亭墻面上早在2022年11月20日便貼出了“因故暫停開放”的告知,在2022年12月23日,又追加了一份“設備維修”的詳細說明,同時給居民指引了周邊鄰近的核酸檢測點。
居民王先生說,回想去年,大家齊心抗疫,核酸檢測亭雖然設置在便道上占了路,但大家都能理解。可眼下核酸檢測的需求不再迫切,周邊也有正常提供服務的核酸檢測點,這座占路的亭子可以撤掉了。“便道連接著小區出入口,是車流相對密集的區域,檢測亭遮蔽視線,老人孩子途經這里很不安全。”
還有居民提到,有的核酸檢測亭不再用了,可里面還堆放著大量的紙箱、酒精或消毒液,亭子連接著臨時線纜,長期無人看管,擔心有用電、消防等安全隱患。記者注意到,交東小區西路便道上的核酸檢測亭電閘箱門大敞,鑰匙還在上面插著。
西城區樂城小區里的核酸檢測亭也被居民投訴了。該小區居民樓以高層為主,住戶多、空間局促,路側區域幾乎都設置了停車位,由于電動自行車禁止入樓,小區里又增加了充電車棚,供居民休閑健身的地方只剩下了一個小廣場。居民說,這個廣場已經很“袖珍”了,“廣場上的核酸檢測亭要是不用,就別再跟老人和孩子搶地方了。”小廣場上的核酸檢測亭靠近健身器材區域,居民鍛煉身體幾乎都得朝著亭子“面壁”;有人想打羽毛球,空中老有一條連接檢測亭的線纜得躲;孩子練輪滑、老人跳 廣場舞,檢測亭也非常礙事。
居民張先生說,在去年疫情防控形勢吃緊的階段,小廣場設置核酸檢測點滿足了居民的需求,居民不出小區就能做核酸檢測,確實是件大好事兒。但現在疫情防控已經轉段,大家不需要頻繁測核酸了,檢測亭也停用超過了一個月,希望盡快把亭子撤走,把活動空間還給居民。
探訪二
“愿檢盡檢”遭遇“迷魂陣”
1月8日起,本市疫情防控正式實施“乙類乙管”,《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總方案》明確提出了調整人群檢測策略,按照“愿檢盡檢”原則,核酸檢測實行單人單管,取消混管檢測,同時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
“到底哪個點兒還開,哪個點兒剩下空亭子,能不能有個準信兒?”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來電中,仍有核酸檢測需求的市民提出,由于大量核酸檢測亭已經棄用,當前常態化核酸檢測點運營情況無從查詢,找核酸檢測點就像走進了“迷魂陣”。比如市民張女士說,看到馬路對面有個核酸檢測亭,爬完過街天橋氣喘吁吁來到亭子跟前,卻發現亭子早就“廢了”。
1月6日下午,市民吳先生新冠感染康復后,想做一次核酸檢測,于是沿著健安東路一路前行,從櫻花園西街路口走到安定路路口,全程大約850米,沿途曾經有不少核酸檢測點。可吳先生一路走下來,卻發現檢測點都關閉了。“我這一路走啊,就想著關了一個點兒不是還有下一個么,結果都關了。我想反映的問題不是點位太少不夠用,而是既然點位都關了,亭子還杵在那兒,讓人真真假假看得迷糊。”
吳先生走的這段路上,共有4個核酸檢測亭,目前都已棄用,最早棄用的一個可追溯到2022年6月。回到櫻花園西街東側便道上,吳先生終于找到了正常提供服務的核酸檢測點。
按照吳先生的行動軌跡,記者打開了多個運營方的核酸檢測地圖,對比發現各張地圖對于已經棄用的4個亭子顯示情況不一,而對于櫻花園西街正在提供服務的點位,各地圖卻“異口同聲”地顯示已關閉。
2022年,在核酸檢測點位布局優化調整的過程中,本報一直關注核酸檢測地圖為民服務的情況。記者注意到,當前查詢多個運營方的核酸檢測地圖,顯示信息早已過時。對于同一點位,各地圖給出的信息不盡相同,有的顯示營業,有的顯示休息,還有的已不再顯示,核酸地圖的參考價值不高。
難題
“撤亭”誰負責,點位咋優化
目前,不少市民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議加速處理街頭早已棄用的核酸檢測亭。問題在于,這些核酸檢測亭該由誰負責撤走?各街道轄區待處理的檢測亭有多少?
走訪中記者發現,街頭核酸檢測亭的樣式類別挺多,一些核酸檢測亭是檢測機構的標準化產品;還有一些明確標注了是由某些愛心企業捐助的;部分點位的核酸檢測亭看著相對簡陋,屬于集裝箱房改造,這些集裝箱房有明確的租賃方;在2022年,為方便居民就近檢測,部分街道還出資投放了一批迷你核酸檢測亭,以適應小區狹小的公共空間。
根據《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總方案》的要求,鼓勵醫院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各街(鎮)設置3至5個便民核酸檢測點。而在2022年疫情防控形勢吃緊的階段,各街道在轄區內設置了十幾到幾十個核酸檢測點。例如豐臺區某街道當時的常態化核酸檢測點就有19個,加上醫院和為重點人群單獨開辟的核酸檢測點,總點位數達到21個,如今轄區內保留的便民核酸檢測點為3個。從兩位數變成個位數,各街道待處理的棄用檢測亭數量都不少。
對于該由誰負責撤走棄用的核酸檢測亭,記者詢問了幾個區的多個街道,得到的答復差不多——首先要明確這些亭子的產權方,街道、社區會積極協調產權方處理。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不少街道也表示,對于居民強烈反映占用公共空間、有安全隱患的點位,屬地正在協調相關各方積極處理,但大規模“撤亭”的工作,各街道還要等待區里的明確指示。
與此同時,市民還建議各街道對仍在提供服務的核酸檢測點實施進一步優化調整,并向市民清晰公布點位的具體位置,讓“愿檢盡檢”人群少跑冤枉路。從1月5日到1月7日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統計,當前一些核酸檢測點每日采樣人員在50人左右,而個別檢測點每日采樣人員已不足10人。建議合并相鄰點位,或者調整到轄區內的地標性區域,方便“愿檢盡檢”人群找起來更準更快。
提醒
避免相關工作滯后引發新亂象
“二手核酸檢測亭,一口價!”記者發現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近期出現了大量出售核酸檢測亭的現象。根據核酸檢測亭的新舊、樣式的區別,價位從幾百元到一萬多元不等。賣家描述,購買核酸檢測亭后,可改裝為電話亭、辦公艙、書報亭、甜品店、保安亭等等。由此也萌生了更多相關“業務”,一些賣家專門做起了核酸檢測亭改造的生意。
記者與一位賣家交流,對方不愿透露身份,但明確說,現在全國各座城市核酸檢測需求都變小了,無論是核酸檢測亭的生產廠家還是核酸檢測機構,可能都有積壓的問題。街上停用的核酸檢測亭該怎么辦,也沒有明確的說法。所以才急著走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售賣。
按照地區梳理賣家的信息,記者發現目前涉及北京地區的相關交易還很少,仍處在“萌芽”狀態。由此也提醒相關部門盡快制定棄用核酸檢測亭的清撤、回收等細則,避免因為相關工作滯后引發新的亂象。
記者手記
城市恢復活力,服務舉措更應“舉一反三”
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調整以來,本報持續關注市民回歸正常生活、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因“舊規未改”帶來的不便。因疫情被迫封閉的小區大門是不是該開了?公共場所形同虛設的測溫儀是不是該收起來了?棄用的核酸檢測亭是不是可以撤了?
整座城市正在有序恢復活力,各相關部門的工作思路更應“舉一反三”。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各小區都有社區的宣傳展板,別小看這塊展板,它是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溝通橋梁。現階段仍有不少宣傳展板還保留著早已過時的疫情防控要求提示,這同樣該換新了,是時候通過這個小窗口和百姓共同展望新的一年了。
在新的一年里,讓整座城市快速恢復活力,不僅依賴各相關部門對疫情防控要求各階段變化的精準把握,更期待各相關部門能夠跟上節拍,快速調整工作重心。城市運轉猶如生態系統,只有新陳代謝正常才能維持機體健康。街頭廢棄設施及時清理,廢水廢氣達標排放,私搭亂建依法拆除,交通擁堵逐步緩解,老舊小區合理改造……只有這樣,一座城市才能更快“康復”,煥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