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打低分一事登上熱搜,一部十幾年前的作品突然出現了很多惡評以及一星評論。許多網友表示,這是飯
近日,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打低分一事登上熱搜,一部十幾年前的作品突然出現了很多惡評以及一星評論。許多網友表示,這是飯圈的紛爭殃及了作品。
《家有兒女》作為一部承載著許多人童年回憶的作品,如今卻遭遇大量低分,令許多觀眾表示費解和生氣。然而這并非個例,近期不少影視作品都被惡意評分,例如《慶余年》《蒼蘭決》等眾多口碑好劇,都在短期內出現大量一星評分。據了解,這是由于明星飯圈爭斗所造成的,飯圈粉絲們在彼此攻擊的同時,通過給所謂的“對家”的作品打一星來達到傷害甚至是詆毀對方的目的,而豆瓣評分區逐漸變成了飯圈紛爭的“角斗場”。在這里理性似乎不復存在,粉絲對個別明星的憎惡上升到了作品本身,不顧其他人為作品付出的努力,一味發泄著心中的惡意,如此荒誕行徑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優秀作品被惡意打低分,傷害的不僅僅是個別明星本人,還有許多普通觀眾以及影視行業的良性發展。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背后不是哪一個人的努力,而是全劇組共同付出的心血。如果粉絲僅憑對明星本人的喜惡忽視他人的努力,肆意對其作品進行惡意評分,這是對他人努力的不尊重,也是對優秀影視作品的埋沒,亦是影視行業莫大的悲哀。
事實上,自飯圈逐漸發展以來,惡意評分現象似乎就沒有停止過,惡意評論、養號刷屏控評等現象層出不窮。他們不在意作品本身是否優秀,有些作品甚至他們自己都沒看過,只如同機器一般,打分評論。除此之外,有偶像明星參演的作品更容易陷入“粉黑”的爭斗中,評論區要么清一色是粉絲夸贊,要么清一色是黑粉對明星本人的辱罵。在這種情況下,作品本身質量如何反而無人關心,作品評分不再具有說服力。
歸根結底,飯圈無底線的惡意攻擊他人作品,除了缺乏約束外,評分平臺也有部分責任。作為平臺方,理應采取措施保護作品的純粹性,這樣做既是對作品本身的保護,也是提高評分公信力和說服力的有效手段。與此同時,明星本人也應當及時引導和約束自己的粉絲,給予他人作品基本的尊重,也給予普通觀眾說話和評論的權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粉絲們既然不希望自己所鐘愛的明星的作品被惡意打低分,就不要去傷害他人的作品。粉絲們應當保持理性,尊重他人的作品,讓作品評分回歸作品本身,而不是成為“飯圈大戰”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