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剛剛過去的中考是很多孩子面臨的人生第一次選擇,原來的中考并沒有那么重要,而自分流制度出現后,中考顯得尤為重要。在沒有分流以前大家都
剛剛過去的中考是很多孩子面臨的人生第一次選擇,原來的中考并沒有那么重要,而自分流制度出現后,中考顯得尤為重要。
在沒有分流以前大家都可以上普通高中,然后統一參加全國高考,分流出先后,一部分學生直接被職業高中選走,而職業高中大部分都是學習不太好的學生,有的是老師和學校,誘導和強制分來的。
可能,很多孩子和家長還不知道自己未來面臨的是什么。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可以改變人。
這就是大家為什么擠破腦袋都要去重點高中的原因。
而這被分走的40%的孩子,在面對一個學習氛圍不好的情況下,大部分都會自暴自棄,并且很容易走上歧途,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努力學習,最終參加對口高考。
為此,近日中考剛剛過去,北大教授姚洋建議取消中考分流,表示就這樣否定40%的孩子,這合理嗎?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中考的孩子大部分才14歲左右,他哪里懂得自己未來要干什么,這個時候就強迫他去選擇一個專業,未來他要是不喜歡了呢?
并且,就把這40%的孩子定義為低收入群體這不公平,等同于把這40%的孩子給毀了,在只會玩的年紀,被迫做了成年人的選擇。
而發達國家也分流,在德國10歲就開始分流,可是別人開始的很早,并且藍領在德國屬于高收入群體,即便如此分流在德國方面也有很多爭議。
我們照搬回來,不見的就是好的,這種分流制度顯然沒有做好,大部分孩子就是被選擇出來的差等生,等同于放棄了他們。
而這些制度都是一些一流院校和上等群體提出的,差的院校根本沒有話語權,也不會有人聽你說的。
因為,他們是規則制定者,他們享受了特權和優待。
你覺得中考分流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