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需求側負荷管理預案進一步完善,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況下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線。1月13日,
需求側負荷管理預案進一步完善,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況下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發布會上指出,去年以來,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價格大幅度上漲,所以我國能源保供的壓力明顯增大。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有序的應對措施,能源保供穩價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國能源安全穩定可靠供應是有保障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是增產增供有空間。煤炭基礎能源,這些年通過上大壓小、增優汰劣,煤炭先進產能明顯增加。電力的供給能力穩步提升,現在全國的各類發電裝機總量達到了26億千瓦,油氣持續增儲上產,現在我們原油產能提升到每年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能提升到每年2200億立方米以上。
二是資源外購有長協。我國能源供應,特別是原油、天然氣有一定比例的進口,這一部分會不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現貨部分會受到影響,但是長協部分相對穩定。遵循國際慣例和市場規律,主要通過長協鎖定進口資源,比如天然氣,進口的天然氣大部分是通過長協來保障,這樣可以有效管控和防范供需短缺和價格大幅度波動的風險。
三是重要品種有儲備。這些年大幅度增加對儲備能力建設的投入。現在天然氣儲備能力已經超過320億立方米,采暖季前做到了應儲盡儲,現在采暖季已過半,儲氣庫仍有可動用儲氣量200億立方米。煤炭現在有5000萬噸左右的政府可調度儲備,電廠存煤,目前穩定在1.75億噸左右的高位,可用天數達到22天,可以有效保障調峰頂峰的需要。
四是穩定價格有政策。能源價格穩定對保障民生和經濟平穩運行意義重大,煤炭的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電煤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煤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煤、電價格的傳導機制逐步完善。居民用電用氣嚴格執行政府定價,價格保持穩定。
五是應急保供有機制。統籌做好煤炭、天然氣、電力、成品油等各種能源品種的互濟互保,能源頂峰保供能力穩步提升。需求側負荷管理預案進一步完善,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況下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上一篇:中國新冠疫苗效果不佳?外交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