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5日,歌手李玟因抑郁癥輕生去世,無數網友自發哀悼和懷念。李玟是首位獻唱奧斯卡的華人歌手,被《時代周刊》評為華人之光,也一直被蕭亞
7月5日,歌手李玟因抑郁癥輕生去世,無數網友自發哀悼和懷念。
李玟是首位獻唱奧斯卡的華人歌手,被《時代周刊》評為“華人之光”,也一直被蕭亞軒、張韶涵等歌星譽為啟蒙老師和天后,始終以積極、強大的外表面對大眾。
2023年2月,李玟自曝其天生左腿有缺陷、且手術不成功,以致于唱跳完全靠右腿支撐,不過她給自己打氣稱,“從來不怕任何困難,烏云過后太陽就出來了,我是萬里長城永不倒!”3月,李玟做完手術,還在5月20日發布了新歌《戰歌》上線的預告。
因此,7月5日,李玟姐姐李思林在社交平臺上公布了其輕生的消息后,演藝界同行和歌迷紛紛表示不可置信,也引發了部分人群對抑郁癥的討論。
奇聞事件記者梳理發現,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賈艷濱教授曾公開表示,抑郁癥嚴格來講是抑郁障礙,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組心境障礙,其癥狀群有思維遲緩、認知功能下降、負性認知模式、三無癥狀(無望、無助、無用)、精神運動性遲滯、焦慮、精神病性癥狀等。
她介紹,抑郁癥發病與生物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相關。抑郁癥平均起病年齡為20歲到30歲之間,全球約有3.5億抑郁癥患者。2019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郁癥的終生患病率為6.8%,復發率在50%到85%之間。
賈艷濱教授稱,基因遺傳是目前已知的抑郁癥發病主要因素,約占35%,女性的遺傳風險高于男性。生物化學因素也是主要發病原因,如多巴胺水平下降、去甲腎上腺素含量低、5-羥色胺水平低等。另外人格因素也是參與抑郁發病的重要一環,如完美主義、悲觀主義性格,遭遇創傷事件等,悲觀信念是抑郁癥患者的核心信念。
心理危機干預專家張純則向奇聞事件強調,抑郁癥就是抑郁癥,絕不是“心情不好”“想不開”或“多愁善感”。
他建議,假如身邊人患有抑郁癥,作為親人或者朋友,大家不要說教,而是應該進行共情,多傾聽、多陪伴,讓患者處在一個較舒適的情感環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