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21日,農業農村部、國家外匯管理局、人社部分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工作進展。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
7月21日,農業農村部、國家外匯管理局、人社部分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工作進展。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這三個“穩”反映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哪些特點?它們為什么格外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底盤”?接下來如何繼續發力,中國經濟“底盤”如何筑更牢?一起來聚焦中國經濟期中考。
農業“穩”: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21日表示,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年糧食生產基礎較好。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目前我國夏糧已豐收到手,產量居歷史第二高位;早稻收獲已過七成,呈增產趨勢;秋糧面積穩中略增,長勢與常年大體相當。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551元,實際增長7.2%,高于城鎮居民2.5個百分點。
外匯“穩”: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
再來看外匯當中的“穩”。國家外匯管理局21日公布,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韌性較強,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平穩有序,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
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合計超過6萬億美元,處于歷史同期次高水平。從差額看,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保持一定規模順差。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順差18億美元,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930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加653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
就業“穩”:上半年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再來看就業情況。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就業進展平穩,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 陳勇嘉:一是新增就業進展平穩。1至6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7%。二是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回落。今年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整體呈下降趨勢,6月份回落至5.2%,較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困難群體得到了積極保障。6月末,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259萬人,超過3000萬人的年度目標。1至6月,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68萬人,困難人員就業87萬人,均同比有所增加。
三個“穩”反映上半年中國經濟哪些特點?
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這三個“穩”,體現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哪些特點,為什么說來之不易?為什么這三個“穩”對中國經濟特別重要,甚至可以看做是中國經濟的“底盤”?來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的解讀。
成績怎么看 未來怎么干?
這三個“穩”又會對今年下半年的經濟發展有何助力?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底盤”如何筑更牢?繼續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