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9日,總臺中國之聲獨家報道了遼寧鐵嶺調兵山市因煤礦開采導致大片耕地沉陷,農民無法正常耕種一事。調兵山市相關部門回應中國之聲稱,群眾
29日,總臺中國之聲獨家報道了遼寧鐵嶺調兵山市因煤礦開采導致大片耕地沉陷,農民無法正常耕種一事。調兵山市相關部門回應中國之聲稱,群眾反映問題屬實,將強化落實主體責任,研判采沉區實際問題。該如何搶救“受傷”的耕地,保住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01
5萬畝耕地嚴重沉降
坑塘水面持續增加
記者在遼寧調兵山市走訪發現,十幾個村子周邊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和積水,嚴重的地方已形成一眼望不到頭的水塘;田間的玉米連片倒伏,高矮不齊,收成很難保證。有村民表示,“土地沉陷之后,田塊的水淤積在里面排不出去,投入全白費了。”
對此,調兵山市自然資源局及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采沉辦回復中國之聲稱,采煤導致耕地沉陷情況屬實。
調兵山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藍冰介紹,調兵山市耕地保有量為20.43378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為16.7789萬畝,采礦區面積22.5519萬畝,耕地與采礦區重疊,高標準農田建設只能在有限的耕地范圍內進行,因此無法避開礦區范圍。
藍冰表示,調兵山東部采沉區約130平方公里,其中100平方公里發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嚴重沉陷的超30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是1500畝地,換算下來,調兵山市不同程度發生沉降的土地有15萬畝。20萬畝土地保有量中,約四分之一的耕地嚴重沉降。
耕地里的坑洼積水,屬于坑塘水面。由于近三年雨水充沛,導致坑塘水面仍在不斷增加。
“我們調兵山原來有大大小小坑塘水面389個,面積8000畝。現在又新增4700畝耕地流出,有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有的是新形成的。”
02
煤礦開采持續進行致土地修復難度大
專家:無法復墾應異地補償耕地
當地也在給“受傷”的土地陸續復墾,但由于煤礦開采沒停,土地修復的難度很大,藍冰表示,他們也在尋找最優解。
“我們也在跟鐵煤集團積極對接解決問題。采煤是合法的,但是按照法律規定,開采人有責任有義務對其產生的破壞進行修復治理。目前生產并沒有停止,修復之后還會繼續沉。我們也在跟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專家請教,尋求解決辦法。”
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采沉辦副主任王曉偉解釋,鐵煤集團調兵山地區生產礦山由于多煤層開采,地表未處于穩沉狀態,只能先對少部分處于穩沉狀態的地塊進行修復。
“今年3月份,在土地大范圍耕種之前,我們挖了很多排水溝,總共施工5萬多米,現在在陸續驗收。我們在盡最大可能把耕地恢復過來。”
當地村民反映,一些復墾的耕地仍有多處像沼澤地一樣的積水。
對此王曉偉表示,工程通過了一系列合規程序完成,否則不可能完工驗收。“復墾工程鐵嶺市一級(遼寧)省一級都驗收了。我們承擔主體責任,治理完驗收完之后,再出現問題也不會不管。”
藍冰補充,根據專家給出的建議,當地自然資源局也在督促鐵煤集團盡快落實復墾方案,“有些地塊如果修復不了,專家建議異地補充,就是在別的地方開墾耕地,一比一補上無法復墾的耕地損失,實現‘進出平衡’。”
03
鐵煤集團:將積極推進治理
鐵煤集團提供的《關于采煤沉陷區治理的情況說明》顯示,目前鐵煤集團已對閉坑礦山穩沉區域進行土地綜合治理,2021到2022年鐵煤集團調兵山區域閉坑礦山,原大明一、二礦土地綜合治理4013畝,已通過省、市、縣相關部門驗收。2023到2024年閉坑礦山還將預計治理土地4721畝,預計投資費用3073萬元。
王曉偉表示,將堅決落實主體責任,積極配合推進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