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8日,在G1028高鐵上,一名女乘客用包占餐車公共座位,與周圍乘客發生爭執,現場一片混亂。由于整個過程太過奇葩,有目擊者將這一幕用視
8月8日,在G1028高鐵上,一名女乘客用包占餐車公共座位,與周圍乘客發生爭執,現場一片混亂。
由于整個過程太過奇葩,有目擊者將這一幕用視頻記錄下來,并將其上傳網絡引發了熱議。
據視頻發布者稱:
高鐵餐車里都是無座補票的乘客,當事女子坐在連座的外側,并將自己黑色手拎包放置在了里面的座位上。
當時,多名乘客詢問她身邊座位是否有人坐,女子毫不猶豫地回復:“有人。”
但實際上并沒有人,眼看餐車上人潮擁擠,一人占兩座的女子,絲毫沒有為自己的自私行為感到抱歉。
后來,一直站在她附近的乘客,發現了她故意占座的真相,執意讓她拿開背包,讓出座位。
女子情緒激動,不僅不讓座,還與周圍乘客大聲爭執,引得乘警都不得不出面調解。
一位男乘客語氣憤怒地質問她:“這是空位,憑什么不能坐?”
另一位男乘客也打抱不平地說:“人家抱著小孩子都還轉了幾圈了。”
女子反問她:“關你什么事,抱小孩子就必須要坐嗎?”
男乘客見她如此蠻橫不講理,指著她問道:“這座位是你家的嗎?我就要坐這里!”
周圍乘客紛紛聲援:“可以坐,可以坐!”
女子聽罷,突然站起身來,將手中的東西用力摔在餐桌上,將對面坐著的一對年輕人都嚇了一跳。
她指著周圍乘客,態度不善地拼命反擊,乘警見狀,連忙上前安撫她的情緒,并耐心詢問她不肯讓座的原因。
結果沒想到,她竟然給出了一個讓全車人震驚地理由:我對人過敏,不想有人坐我身邊,這讓我感覺生命受到了威脅。
對于女子的行為,網友紛紛表示難以理解,甚至喊話高鐵部門,希望將此類乘客拉黑,永遠不允許乘坐這種交通工具。
但網友氣憤歸氣憤,事情總還是需要解決,最后乘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該女子終于同意讓出座位,這場鬧劇也算是暫時落下了帷幕。
其實,對人過敏應該只是女子的推托之詞,她想通過占座來獲得更多的空間和舒適度,但這無疑也侵占了其他乘客的利益。
對于網友們的批評和質疑,該女子是否有話要說?我們暫時無法聯系到她本人,但可以從醫學和法律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對人過敏是否存在?
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醫學專家的解釋,對人過敏是一種心理性過敏癥,也叫做社交恐懼癥或社交焦慮癥。
這種病癥的主要特征是對社交場合或公共場合產生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擔心被他人評價、批判或拒絕。
患者會出現心跳加快、出汗、顫抖、呼吸困難、胃痛等身體反應。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該女子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和行為。相反,她顯得比較冷靜,戰斗力也很爆表。
當乘客和乘警與她交流時,她沒有避免眼神接觸或逃避對話,并不符合該病癥的基本特性。
其次,即使她真的對人過敏,她是否有權利用包占座呢?
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第十六條規定,“旅客應當按照車票載明的日期、車次、席別等條件乘車,并按車票載明或者列車廣播通知的車廂號、席位號就坐”。
第二十八條規定,“旅客不得在列車上占用其他旅客席位”。
第三十四條規定,“旅客違反本規程的規定,鐵路運輸企業有權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違法行為,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因此,這位女子用包占座,不僅違反了高鐵的規定,也侵犯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權益。
從上車的那一刻起,她就有義務尊重和遵守高鐵的規則和禮儀,與其他乘客和諧共處。
如果她真的對人過敏,她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和座位,或者尋求專業的醫療和心理幫助,不能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不擇手段。
這起占座爭議事件不僅僅是一場個人行為的沖突,更是對于公共秩序、乘客禮儀和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
通過此事件,我們可以更加意識到個人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同時也需要更加重視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