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不少醫院主要負責人被查,一場醫藥領域反腐風暴席卷全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150家醫院的院長和書記被查。日前召
近期,不少醫院主要負責人被查,一場醫藥領域反腐風暴席卷全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150家醫院的院長和書記被查。日前召開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明確,將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
一臺進口價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直線加速器,醫院竟然以3520萬元買入,被醫院院長吃掉了1600萬元回扣;8月以來,至少有10場即將舉辦的醫藥行業學術會議、論壇等宣布延期,部分學習班、培訓班也紛紛宣布延期;還有醫院公開向知名藥企發函,要求開除其醫藥代表……這場規??涨暗尼t藥反腐風暴,也將各地醫院、各大藥企的藏污納垢充分展現在了公眾面前。
雖然公眾一直都知道醫藥腐敗很嚴重,但是眼下這場反腐風暴還是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畢竟,國家反腐這么多年,打擊商業賄賂也不是一天兩天,誰曾想這些院長主任們還在狂貪,行賄的藥企和醫藥代表還在狂送。原本應該專注于救死扶傷的人正在專注于撈錢,原本應該專注于搞醫藥研發的企業卻在專注于搞行賄營銷。
某些藥企沒有將重點放在患者和產品上,而是將資源集中于拉攏醫院腐蝕醫生,通過各級醫藥代表、所謂學術會議等“帶金銷售”。管不好自己的“關鍵少數”,則成了藥企的主攻對象。某些醫院“一把手”,人前清廉樸素,人后扮演操盤手。“定制式”招投標、“規避式”委托采購、“供股式”入股分紅、“福利式”研討培訓……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不斷隱形變異、迭代升級,利益輸送方式更為隱蔽復雜,試圖為賄賂行為披上“合法外衣”。
醫療腐敗如此,醫療費用能不貴嗎?重復檢查、過度開藥,久治不愈的醫療亂象背后,都是結成牢固腐敗同盟的利益團體在作祟。藥企送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從患者身上賺回來;醫生貪腐的每一分錢,也都全部要患者來埋單。當某些醫生開藥做檢查,考慮的首要因素不是醫學知識,而是能不能賺錢拿回扣,這何止是在謀財,簡直是在害命。
嚴查醫療腐敗,既是要通過反腐敗來“治病”,也是要通過完善制度來“救人”。面對鏡頭,一些落馬的醫院院長,流下了悔恨的淚水,這些想必并非全是地獄門前的表演。培養一個好醫生不容易,培養一個好院長更不容易。醫藥反腐敗深入開展,持續嚴打醫藥領域商業賄賂,在行業內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圍,不僅能讓患者權益得到保障,也能讓白衣天使的榮譽不被玷污,讓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院長和醫生,可以光明正大地掙錢,而不是蠅營狗茍地牟利。
腐敗同盟的另一端,是各大知名藥企。在糖衣炮彈面前,人性終究會有弱點,因此必須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不能受賄者紛紛倒下,行賄者卻“個個都在”。當行賄成本低于所得好處,市場主體就會尋求走捷徑,誠實守信的市場主體,反而會成為不公平競爭的受害者。經此醫藥反腐風暴,很多醫藥股股價大跌,這對藥企而言無疑也是一次大浪淘沙。唯有改變“重市場輕研發”的固有思維,注重產品研發,注重合規經營,才能贏得未來競爭。
醫藥反腐既要形成聲勢震懾,亦要形成長效機制,要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因此,醫藥反腐風暴,不妨來得更猛烈些,從中受益的不只是患者,也包括醫院和藥企,甚至我們所有人。
上一篇:鎮干部與女子夜泳 女方溺亡后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