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各地不斷提升城市綠化水平,改善人居環境,讓群眾享受到更多開窗見景、推門見綠的城市空間。見縫插綠,留白增綠。青海西寧實施拆墻透綠工程
各地不斷提升城市綠化水平,改善人居環境,讓群眾享受到更多開窗見景、推門見綠的城市空間。
見縫插綠,留白增綠。青海西寧實施“拆墻透綠”工程,拆除公園圍墻,改建綠化帶,讓公園美景與街道環境融為一體,形成新的風景線。山東濟南今年以來開工建設各類公園77處,其中42處已經完成,剛剛開放的國際貿易中心中央公園預留了大量的草坪空間。江蘇蘇州在城市綠化中融入江南園林特色,今年將新增及改造小微綠地和“口袋公園”230個,新增和改造城市綠地210萬平方米。
在重慶,長江和嘉陵江“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已陸續建成,巧妙利用現有草海、森林、江灘等資源,打造兼具步行和騎行功能的親水道,讓生態美景逐漸連點成線。在內蒙古錫林浩特,一個個具有不同主題元素、造型別致的小游園相繼投入使用,在為市民提供觀賞休閑去處的同時完善了城市綠地生態系統。遼寧遼陽更新綠化樹木、栽植花卉,將全市20余處待建地塊打造成花圃、苗圃。
各地全力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陜西洛南現有古樹名木約1.24萬株,當地組建了涵蓋林學、植物學、土壤學專家的古樹名木保護團隊,定期進行現場診斷。江西贛州、廣西南寧等地對古樹名木建檔立案,制定“一樹一策”精準管理養護方案。廣州海珠區為掛牌古樹加裝了樹木傳感器、土壤采集器等智能設備,實現對生長態勢的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