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在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個名為蒙紹奇的學生,聲稱被廣西外國語學院緬甸語(中外合作辦學)錄取。然而,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的質疑和調侃
近日,在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個名為“蒙紹奇”的學生,聲稱被廣西外國語學院緬甸語(中外合作辦學)錄取。然而,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的質疑和調侃。一些評論者戲稱:“答應我畢業之后不要給我打電話哦”,并懷疑其可能從事電信詐騙等不法活動。
然而,8月14日下午,廣西外國語學院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的工作人員表示:“關于蒙紹奇這個名字,在我們今年本科錄取數據當中并未查詢到。包括他發布的錄取通知書,我們的緬甸語招生中沒有中外合作辦學方向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學校并不存在這個學生,也沒有開設這個方向的招生計劃。為此,學校已經向警方報案。
在此事件中,一名在緬中企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應該用理性和常識來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對緬甸進行“妖魔化”。這一事件提醒我們,在傳播信息時應保持理性和客觀,不要隨意猜測和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總的來說,這個事件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和討論。學校已經采取行動向警方報案,以澄清事實真相。我們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對待此事,并避免對緬甸進行不必要的污名化。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傳播信息時保持理性和客觀,以避免誤導和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