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搶不到飛機票、火車票?租車回家過年。但準備租車自駕回老家山東威海的王明坦言:想在春節租輛便宜的車也不容易,價格一天一變,也得搶。隨
搶不到飛機票、火車票?租車回家過年。但準備租車自駕回老家山東威海的王明坦言:“想在春節租輛便宜的車也不容易,價格一天一變,也得搶。”
隨著出行限制全面放開,今年春節回家過年、旅游等出行需求集中釋放,租車市場也異常火熱。各租車公司早已在各短視頻平臺提前預熱,而平時每天百元級的經濟車型與千元級的豪車,過年期間的租金也水漲船高,即便在租車公司“7天起租”的臨時條款下,仍一車難求。
車源緊俏 商家提前收工
大年二十七,從事汽車租賃行業四年的蘇蘇在網上采購著年貨,而她的合伙人早已買好明天的機票準備回老家過年。蘇蘇與合伙人的“清閑”狀態并非生意不好,而是她租車公司的20余輛車已被全部預訂,提前收工。“最近我除了置辦年貨,就是等著客戶到店提車。”她表示。
租車公司提前收工的情況并非個例。近年來,假期期間租車市場車源緊張的情況時常出現,而今年春節前一周,部分租車公司便進入半收工狀態,只等客戶到店提車。“過節期間,一二線城市的租車需求持續上漲。”一位山西的汽車租賃門店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周前,店內的車輛已全部預訂出去,尤其像法拉利、邁凱倫等超豪華車型更是在今年1月初即被預訂,如果現在有客戶到店租車,我們只能幫忙打聽其他車商手中是否還有現車。”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去年12月底在短視頻平臺上,各地租車公司和門店已開始預熱宣傳店內待租車輛。“我就是在短視頻平臺上聯系的租車門店。”市民吳先生表示,今年準備去成都過年,訂好機票后就開始考慮在當地租車。“原本想租輛邁凱倫,但詢問幾家門店都說已經租滿,最終只能租了輛保時捷。”
據了解,今年春節不僅小型門店車源緊張,頭部租車公司也感受到訂單暴增帶來的車源調配壓力。神州租車區域管理部總監劉四化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相比往年來說,今年春節的訂單漲幅超100%。同時,由于很多客戶選擇提前回家過年或出游,因此今年客戶的取車時間也比往年早,租期也更長。”
北京商報記者在楓葉租車平臺看到,以北京地區為例,1月21日-25日全新寶馬X3、全新奧迪A4L等車型的庫存量僅剩2輛,全新奧迪A6L、全新奧迪Q5L、保時捷帕拉梅拉等車型的租賃狀態均顯示“已租滿”。
“默契”設起租時長 租金翻倍上漲
春節期間車源緊俏,租車價格也水漲船高。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神州、攜程、一嗨等線上平臺,今年春節期間的租車價格攀升明顯。在神州租車平臺上,以在北京地區租賃一輛豐田雷凌車型為例,初一至初六的價格為448元/天,初七至初十為204元/天,正月十一開始便降至148元/天(非周末價格),即便2月17日-19日(五六日)周末期間價格也僅為228元/天。而部分租車公司的線上門店中,初七前短租4天北京牌照的大眾寶來、豐田卡羅拉、起亞K3等經濟車型,日均租賃價格已超千元。其中,以北京牌照大眾寶來為例,上述時段租價為1009元/天,而平日租價約153元/天,春節期間價格上漲近7倍。
不僅線上平臺,線下租車門店的價格同樣“飛漲”。“大年二十八到正月初十都是租車高峰期,價格也是一天一變,越晚訂車價格越貴。”一位江西南昌的租車商家透露,1月10日前預訂春節用車價格不變,1月11日起價格上漲20%-30%。另一位山西租車門店負責人表示,年租等長租客戶不受節日期間漲價影響,但如果只是春節期間租車,就會遇到價格上調的情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供需狀況轉換下,市場價格也會動態調整。
價格上漲的同時,對于春節租車的起租時間,各商家也“默契”調整。神州租車平臺上,北京商報記者嘗試除夕到初三期間租車,隨即平臺彈窗顯示稱“2023年春節(2023年1月18日-27日)為用車高峰期,4天以下訂單預計2023年1月20日開放”。相比不能提前預訂短租的線上平臺,租車門店對租期和租金的要求更為苛刻。一位海口租車門店負責人表示,春節期間7天起租,最短5天也可以,但每輛車平均每天的租賃至少還要上調100元。“通常,租車商家在春節期間都會臨時設置租賃時長,最短7天最長15天,這也是為了避免在春節期間出現斷檔。”他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租車門店時常出現的口頭預訂方式,春節期間也不適用。一位豪華車租賃店負責人表示:“只有交定金并簽合同后才算完成預訂,如果消費者臨時取消定單定金也不退還,定金為租車全款的30%-50%。”
剛需不僅代步車 超豪車型受青睞
國務院春運工作專班副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今年春運自駕車、城際拼車、定制客運等出行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車日均流量約為2620萬輛,同比增長3.6%。”
近年來,春節返鄉、出游的出行方式不再只是火車、飛機、長途車,過年租輛車成為很多消費者的新選擇。神州租車預計,今年春節期間預訂率已超往年同期水平,節前3天左右迎來春運租車最高峰。“隨著放開出行限制,今年春節大家對回家過年、過冬出游等非常期待,與往年相比呈現‘預訂快’‘取車早’等特點。”劉四化表示,以廣東、海南、云南等為代表的務工返鄉目的地及旅游城市,租車需求漲勢快速上升。
今年1月初,在上海工作的小李就買好了回家的火車票,由于常年在外工作也未在老家購車,小李隨即在租車平臺上預訂了一輛豐田卡羅拉,春節期間準備在老家代步用。“下了火車可直接取車,非常方便。”小李表示,自己對于車型沒有太多需求,經濟車型完全能夠滿足,而且即便租金上漲也在承受范圍內。
一位租車公司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于部分火車、飛機班次較少的城市及縣鄉鎮,租車正好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還能解決春節期間客戶在當地的代步需求。“一些年輕消費者也會找同行伙伴一起租車回家,例如租一輛經濟型車,不僅能平攤路費時間上也更為靈活。”他表示。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疫情期間,人們的健康意識得到提升,相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多人開始傾向于選擇避免密集接觸的自駕出行方式,這也帶動春節期間租車需求的進一步釋放。”
不僅滿足剛需的經濟型代步車,更加多元化的豪華和超豪華車型也備受青睞。春節期間,市民張先生計劃和女朋友去三亞旅游,便在當地租車公司預訂了一輛法拉利。張先生表示:“花幾千元租法拉利,只是想在假期豐富自己的體驗。”
近年來,隨著“90后”成為消費主力,汽車租賃市場的車型也逐漸多元化,部分租車公司及門店更將豪華和超豪華車作為主營車型。“消費升級下,用戶選擇租賃車型時越發看重品質,豪華和超豪華車型租賃的需求被進一步釋放。”一位豪車租賃企業負責人表示。
防低價看合同 避免租車被套路
隨著租車市場需求增長,車型也更加多元化,眾多租車商家紛紛入局。除線上租車平臺外,目前國內汽車租賃市場更多以線下中小租賃公司為主,也讓汽車租賃市場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春節期間租車,要注意非正規租車商家的套路。“消費者選擇租車商家時,一定要警惕報價過低的商家。”一位租車門店負責人表示,這類商家以遠低于市場正常區間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但卻隱藏著極大的潛在風險。“例如隱瞞車身上不容易被發現的劃痕和碰撞痕跡,等到還車時告知客戶這類傷痕為租車期間造成,需要客戶支付停運費、折舊費等一系列額外費用并在押金中扣除,具體費用報價也由商家制定,消費者可能會承受少則千元多則萬元的損失。”他透露。
同時,租車合同和車輛保險也隱藏套路。市民林女士表示,由于未仔細閱讀租車合同條款,最終在保險上吃了“啞巴虧”。去年,林女士在海南租車時,商家問及是否需要購買更全面的保險套餐時,她覺得所租車輛已自帶基礎保險便未選擇購買。此后,林女士所租車輛發生碰撞事故,但由于基礎保險條款中注明“車損1500元以下部分由個人承擔,1500元以上部分由車行承擔”,加之車輛維修3天的停駛費用,最終林女士還車時向租車門店多支付近2400元。
上述租車門店負責人坦言,消費者租車時到大型連鎖租車平臺或租車公司比較穩妥。提車前,消費者與租車門店工作人員需核對租賃合同細節,所租車輛與圖片標注是否一致,拍照確認車況及外觀是否存在劃痕和破損,車輛保險是否齊全等。此外,額外付費升級的保險套餐中會增加“不計免賠”等條款,消費者可按需求購買。
事實上,不僅消費者會被租車門店套路,租車商家也同樣會面臨風險。隨著豪華與超豪車型租賃需求增長,為商家帶來高租車利潤的同時,由于車輛自身價格較高,也存在被用戶抵押套現的風險。
一位汽車租賃公司負責人坦言,用戶將所租車輛抵押套現,行業內俗稱“丟車”。由于豪華和超豪華車型售價均在百萬元以上,有一定的抵押套現價值。如果門店碰到用戶把車抵押給他人套現出現“人車蒸發”的情況,有可能找不回來,車輛損失只能由店里承擔。“車輛被抵押還有找回的可能性,如果車輛被拆卸按零配件進行轉賣,即便找到對方也很難挽回損失。”上述負責人表示。
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部分豪華車租賃商家在租車合同中會設置“車輛不能出省”等附加條款。“我們也會在車上安裝GPS,便于監控車輛位置,一旦發現隱患會主動找車或報警,以提前避免損失。”一位租車商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