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今日俄羅斯報道,8月19日,俄羅斯前總統、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其個人電報頻道發文稱,俄烏之間的軍事沖突可能持續數十年之久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8月19日,俄羅斯前總統、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其個人電報頻道發文稱,俄烏之間的軍事沖突“可能持續數十年之久”,而在徹底摧毀“本質上是恐怖主義國家”的烏克蘭之前,俄羅斯絕不能停手。
梅德韋杰夫稱,對于西方而言,俄烏沖突不過是一場國外的戰爭,“別人的戰爭遲早會變得無聊、代價高昂且無關緊要。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涉及我國人民的悲劇。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沖突,一場自保之戰。”他聲稱,俄羅斯必須摧毀并徹底瓦解“本質上是恐怖主義”的烏克蘭,以確保“這種骯臟”永遠不會再次出現。
梅德韋杰夫寫道,“如果這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那就順其自然吧。我們別無選擇:要么我們將摧毀他們的敵對政權,要么西方集體最終將俄羅斯撕成碎片。”
“在這種情況下,它將與我們一起滅亡。沒有人需要這樣。”報道稱,梅德韋杰夫再次暗示了“全面核毀滅”的可能性。
據路透社此前消息,梅德韋杰夫不止一次提出發動核打擊的可能性,被視為莫斯科“最強硬的聲音之一”。
梅德韋杰夫曾在5月訪問越南期間表示,西方沒有意識到北約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可能在某個時候導致俄方發動“先發制人的核打擊”。7月30日,他表示,俄軍不僅在擊退反攻,也在防止全球性沖突發生。因為一旦俄羅斯失去部分領土,俄政府將不得不動用核武器。
8月19日,俄外長拉夫羅夫指出,俄羅斯的核威懾政策完全是“防御性的”。他解釋說,為阻止俄羅斯與北約間沖突升級,俄方需不斷提醒西方有關核戰爭的風險。
“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瓦解敵對國家的國家機器,并完全保證未來的忠誠。”梅德韋杰夫在文章最后寫道,“只有俄羅斯控制前班德拉領土上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一切,才能提供這些保障。我們將做到這一點。”
梅德韋杰夫所說的“班德拉”指的是烏克蘭激進民族主義組織領袖斯捷潘·班德拉,他于1909年出生,1959年被克格勃特工暗殺身亡。二戰期間,他曾投靠德國納粹,大規模迫害各地的猶太人,并幫助德國對蘇聯作戰。在烏克蘭新納粹思想抬頭后,烏官方逐漸將班德拉奉為“民族英雄”。
5月26日,梅德韋杰夫談及俄烏沖突時也曾稱,烏克蘭危機會持續很長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只要烏克蘭還存在這樣的政權”,就會有類似三年?;稹赡隂_突這樣的循環。
截至目前,俄烏軍事沖突已爆發18個月左右。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18日援引一位匿名美國官員的話報道稱,一些美國人承認,他們可能錯過了推動烏克蘭與俄羅斯和談的“窗口期”,并同意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去年底對俄烏談判的評估“非常有道理”。此前米利指出,“俄烏均不可能在軍事上獲勝”,因此需要轉向包括談判在內的其他手段。
烏軍自6月初掀起對俄反攻,但是戰場進展乏善可陳,美國《新聞周刊》日前報道稱,烏克蘭軍方同總統辦公室就堅持推進還是及時撤退的戰略問題,已漸生齟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