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網上掀起了去中藥房買酸梅湯的熱潮,浙江省中醫院酸梅湯供不應求話題還上了熱搜。因下單量暴增,浙江省中醫院的酸梅湯正處于斷貨狀態
近日,網上掀起了去中藥房買酸梅湯的熱潮,“浙江省中醫院酸梅湯供不應求”話題還上了熱搜。因下單量暴增,浙江省中醫院的酸梅湯正處于斷貨狀態,暫緩供應,醫院正在協調,預計備貨需要三天。
在網上,中藥版酸梅湯的視頻爆火,“流行花十元去中醫配酸梅湯”的話題一度登上短視頻平臺熱搜,2400萬網友圍觀。
很多視頻博主紛紛曬出拿著配方走進藥房抓藥的經歷,僅花費低廉的價格,就能收獲一份酸梅湯原材料。而在眾多博主視頻中,紛紛提到購買中藥房里的酸梅湯可以刷醫保。
就在昨天,杭州市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發出告示:“酸梅湯”等產品屬于中藥保健類飲品,保健藥品不屬于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堅決杜絕將不符合規定的飲片納入醫療保障基金支付的情況 (含歷年賬戶)。
記者也自費了125元,在建國南路上的一家中醫館,配了5包酸梅湯的原料。
在中醫館的醫師指導下,拆開原料包導入1.5L水后,煮了10分鐘之后,即可品嘗。記者品嘗了一下,口味不像市面上的酸梅湯那么甜,冰過之后再品嘗,十分止渴。
胡慶余堂藥膳館總經理張永勝告訴記者,隨著杭州高溫天氣較長,酸梅湯因為價格最為經濟實惠,操作由非常便捷,結果導致銷量位居榜首。隨著這幾天醬香咖啡上榜熱搜,“酸梅湯”這股彰顯傳統文化自信的“國民情緒”一下子被互聯網釋放出來。
現在年輕人來中醫館配養生茶飲,到藥膳館吃養生套餐,特別到星期五、星期六周末節假日期間,胡慶余堂藥膳館等位排隊的隊伍中大都是年輕人的身影,表面上看這是現代年輕人對中醫藥養生的一種認同與支持,但從本質上來講,這是年輕人在城市快節奏工作壓力下的一種釋放,是一種自愛,也是對自我健康品質生活的一種追求與向往。所以才會出現越來越多年輕人“保溫杯里泡枸杞”、“熬最長夜敷最貴的面膜”等現象。在杭州,春季喝養肝茶、熱天喝陳皮酸梅湯,秋季熬制百合雪梨湯,冬季定制一劑膏方,這都是近幾年年輕人較為流行的一股“養生熱潮”。
當然最好的食物都需要有節制,不能過量,最好的東西總有不適者。比如酸梅湯是老少皆宜的健康茶飲,在炎熱的天氣里喝一杯生津止渴,開胃解暑,但酸梅湯主料是烏梅,味酸,對于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群就建議不宜喝太多,有些單位熬制酸梅湯會加入大量冰糖調口感,那么糖尿病人就要引起注意,不能貪杯。
接下來杭城入秋將迎來桂花香滿城、銀杏葉黃滿地的美麗時節,那么桂花百合雪梨湯估計也將成為年輕人熱衷的茶飲,也非常適合秋高氣爽的天氣。
上一篇:中國移動回應“停售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