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調查發現,售價1982元的中秋禮盒中,除了汝瓷手工品之外,只有兩粒月餅。這種將非食品類商品與食品類商品混裝的方式,為商家提供了不當
記者調查發現,售價1982元的中秋禮盒中,除了汝瓷手工品之外,只有兩粒月餅。這種將非食品類商品與食品類商品混裝的方式,為商家提供了不當盈利的機會。
近年來,官方對“天價”月餅和月餅“混裝”等現象進行了重點監管,采取了一系列“組合拳”措施。然而,最近中新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盡管超市里售賣的盒裝月餅價格相對較為合理,集中在100元至400元之間,沒有超過價格紅線,但個別五星級酒店仍然在銷售高達近千元的月餅禮盒。
在線下渠道,一些五星級酒店和高端商場等場所仍在售賣“天價”月餅。這些月餅禮盒往往采用高檔材料和精美包裝,以彰顯其高檔次和獨特性。然而,這些“天價”月餅的價格卻讓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也讓市場監管部門對其進行了重點監管。
相比之下,線上“天價”月餅的銷售更為隱蔽。為了逃避監管,一些商家會采取多種手段來規避監管。其中,首尾款分開支付、加微信咨詢、設置高額郵費等方式成為了最常見的手段。此外,商家還會通過定制月餅、進口稅等概念來炒高價格,從而吸引部分消費者購買。
除了“天價”月餅之外,線上售賣的月餅中仍然存在“混裝”現象。盡管今年的月餅市場中混裝現象有所減少,但仍有個別商家在零星出現。這些混裝月餅往往將高檔茶葉、酒類等禮品與月餅一起銷售,以吸引消費者購買。這些禮品的價格往往較高,使得整個禮盒的價格也相應提高,為“天價”月餅的售賣提供了空間。
此外,一些商家還通過在禮盒中添加非食品類商品來提高價格。例如,某陶瓷店鋪售賣的1982元的汝瓷中秋禮盒中,除了兩個汝瓷手工杯、一個汝瓷蓮花盤之外,還有兩粒月餅。這種將非食品類商品與食品類商品混裝的方式,往往讓消費者難以區分其真實價值,從而為商家提供了不當盈利的機會。
針對“天價”月餅和月餅“混裝”等亂象,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力度。除了重點監管線下超市和商場等場所之外,還應當加強對線上銷售的監管。對于通過各種手段逃避監管的行為,應當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進行打擊。同時,還應當鼓勵消費者積極維護自身權益,舉報不當行為,推動整個月餅市場的規范發展。
此外,消費者也應當提高警惕,理性消費。在購買月餅時,應當注意查看商品的詳細信息、價格、質量等指標是否合理。對于“天價”月餅和月餅“混裝”等現象,應當保持清醒頭腦,不被商家的炒作所迷惑。同時,還應當注意個人權益的維護,及時投訴和維權。
總之,“天價”月餅和月餅“混裝”等亂象仍然存在,需要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共同努力來加以解決。只有在嚴格的監管和理性的消費下,才能讓整個月餅市場更加規范、有序發展,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