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各地人類精子庫號召大學生捐精一事被很多網友關注,同時也帶來了網友的好奇:不是大學生可以嗎?有什么具體要求?捐獻后會被用作什么用
近日,各地人類精子庫號召大學生捐精一事被很多網友關注,同時也帶來了網友的好奇:不是大學生可以嗎?有什么具體要求?捐獻后會被用作什么用途?可以得到多少補貼?......甚至有學生提問:“獻血可以向學校申請加學分,那捐精可以加學分嗎?”
2月15日,上游新聞記者帶著眾多網友的疑問,走進了重慶市人類精子庫。
精液合格率不足20%
捐精者最高可獲5000元補貼
“重慶市人類精子庫經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設置,以治療不育癥及預防遺傳病和提供生殖保險等為目的,利用超低溫冷凍技術,采集、檢測、保存和提供精子并開展相關科學研究。”重慶市人類精子庫副主任黃華介紹。
人類精子庫只為國內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提供相關技術服務,提供合格冷凍精液標本,不向任何個人或利益組織提供,有需求的家庭可以向正規機構提出申請。
捐精者志愿者需要達到的基本條件有:中國國籍,最近一年生活在主城,高中以上學歷,年齡20—40周歲,身高165厘米以上,無傳染病、遺傳性疾病、性傳播疾病,無色盲、色弱,近視不超過600度等。
精液檢測合格后,人類精子庫將免費為捐精志愿者進行相關傳染病、遺傳疾病等檢測。如精液檢測不合格,捐精志愿者可獲得50元交通補助;如檢測合格,需要在3個月內完成整個捐精流程,全程約需6—10次,合格每次可領取100元補貼,完成最后一次捐精,間隔半年到人類精子庫完成健康復查,領取剩余補助,最高可共計獲得5000元。
“前來捐精的人其實不少,但精子庫對精子質量要求較高,合格率不足20%。”黃華介紹,洗桑拿、抽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造成精子質量的下降。雖然大學生處于最適合捐精的年齡段,但因為普遍存在熬夜等習慣,合格率同樣不足20%。
“加學分”要看學校規定
產生“倫理問題”幾率很小
捐精可以加學分嗎?面對網友關心的問題,黃華表示,捐精和獻血行為均屬于愛心之舉,公益行為,是否能加學分要看學校具體規定,有些學校規定獻血可以加學分,學生可自行向學校提出申請。
捐精會產生“倫理問題”嗎?因捐獻對象分布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也是來自不同地域,同時,精子庫采用“三盲”管理辦法,捐精者、醫療機構、受捐者都無法獲知對方的身份信息,并且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預防倫理的手段很多,未來遇到“倫理問題”的可能性極低。
黃華表示,一名合格捐精志愿者的冷凍精液標本最多只能供5名婦女受孕。
“我們每年會保存幾千份合格冷凍精液標本,志愿捐精,也是希望有備無患,為更多有需求的家庭帶去希望,同時也滿足庫存進出平衡。”黃華介紹,目前全國共有二十七家正式運行的人類精子庫,2家試運行。
重慶市人類精子庫除了接受捐精以外,也可提供自精保存服務,對健康成年男性、生育力有損傷風險的職業男性、男性腫瘤患者、男性不育癥患者,都可以進行自精保存,以備將來生育時使用,每位自精者保存成功后每年保存費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