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二孩補助5000元、三孩補助2萬元!上周,杭州官宣將首次發放二孩、三孩育兒補助的消息引發關注。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測算,杭州此次發放育兒
二孩補助5000元、三孩補助2萬元!上周,杭州官宣將首次發放二孩、三孩育兒補助的消息引發關注。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測算,杭州此次發放育兒補助總金額預計在1.4億元左右,將覆蓋2.5萬個家庭。
不僅杭州,今年以來,云南、濟南、深圳、溫州等多地實施或醞釀出臺生育獎勵、補貼政策,尤其是針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拿出“真金白銀”給予補貼,鼓勵大家多生娃。
云南自今年1月1日起,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2000元,三孩補貼5000元。濟南提出,對今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深圳1月10日就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公開征求意見,若生育三孩,累計可領3.75萬元。溫州擬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別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元、2000元和3000元。
鼓勵生育光靠發錢行不行?從全世界的經驗來看,生育補貼是主要舉措。比如,新加坡、日本等國從上世紀就開始實施鼓勵生育的政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自今年2月14日起出生的新加坡籍孩童,無論是第幾胎,新生兒家長都將獲得額外3000新加坡元(約合15409.8元人民幣)嬰兒花紅現金獎勵。發錢無疑是最直接、最具有獲得感的辦法,可以快速直接形成對育兒家庭日常需求的補充,對于緩解一孩、多孩家庭的養育成本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但對增加年輕人生育意愿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綜合調查顯示,年輕人不愿意生育,以及影響二孩、三孩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生育、養育、教育的壓力,要打消年輕人的生育疑慮,鼓勵生育的政策“工具箱”還須更豐富一些。
我國自2021年放開三孩政策以來,各地就從生育補貼、生育保險、個稅減免、延長育兒假、提供托育服務、住房優先保障等方面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相比之下,作為一線城市且擁有17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深圳鼓勵生育的補貼力度更大,擬將生育補貼范圍擴展到一孩家庭,擬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3000元,另外每年發放15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補貼7500元。二孩家庭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1萬元,三孩家庭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9萬元。平均下來,生育三孩的家庭每年領取的生育補貼最多,三年累計可領補貼達到3.75萬元。生育補貼政策呈現出漸進式、差異化的特點,為“不敢生,養不起”群體降壓、減負,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風向標意義。
杭州除了生育補貼之外,還加大社保補貼力度,女性勞動者產假期間給予用人單位50%社會保險補貼。優化生育休假制度,生育一孩延長產假至158天;生育二孩、三孩延長產假至188天;銀川優化生育措施征求意見,擬提高二孩、三孩生育住院分娩醫療費報銷比例;哈爾濱擬出臺樓市新政,三孩家庭購首套或二套新房可獲2萬元補貼;臺州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繼續實施,三孩家庭最高可貸120萬元。
總之,各地在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方面應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十四五”期末,使家庭負擔有效降低。只有把生育、養育、教育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解決好,各項配套政策落實好,未來人口才有望實現長期健康均衡發展。
上一篇:缺蛋問題還沒解決 島內又曝缺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