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審議,其中提及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
3月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審議,其中提及“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國家鄉村振興局于2021年2月成立,至今剛過24個月。在專家看來,隨著機構改革的深化與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推動,國家鄉村振興局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無疑將更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扎實推進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中心工作。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審議內容顯示,為統籌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將國家鄉村振興局的牽頭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組織擬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重點地區幫扶政策,組織開展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研究提出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相關資金分配建議方案并指導、監督資金使用,推動鄉村幫扶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發展等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
方案顯示,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的過渡期內,有關幫扶政策、財政支持、項目安排保持總體穩定,資金項目相對獨立運行管理。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
據了解,國家鄉村振興局前身為1986年5月成立、后在1993年12月改名的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為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隨著“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牌子被換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
同樣也是在這一天,舉世矚目的中國脫貧攻堅戰宣告取得了全面勝利。而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成立,也被看作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奔向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截至2023年3月7日,國家鄉村振興局掛牌時間為740天,24個月有余。
事實上,作為副部級單位的國家鄉村振興局,一直由農業農村部代管,二者之間在職責、人員、具體工作上存在著密切聯系,時有交叉。比如,國家鄉村振興局首任黨組書記、局長王正譜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任職期間,同時也是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
2021年10月,接任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的劉煥鑫,同樣身兼數職,彼時還擔任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以及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的職務。此外,2023年接任國家鄉村振興局新聞發言人一職的一級巡視員毛德智,也曾任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
對于此次改革提出的,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長期關注和研究三農工作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表示,國家鄉村振興局本就由農業農村部管理,此次改革,更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最早的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也就是國家扶貧辦是國務院的議事協調機構,由國務院直接統籌管理,國家鄉村振興局成立時,屬于副部級單位。”朱啟臻稱,當前很多地方都是掛著農業農村局和鄉村振興局兩個牌子,但其實都是一套班子在開展工作,機構改革后,工作重心不會發生變化。實際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就已經明確強調,必須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