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人都認為每天晚上睡夠8個小時才能保證身體健康,這被稱為8小時睡眠論。但是,這種剛性的安排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需
很多人都認為每天晚上睡夠8個小時才能保證身體健康,這被稱為“8小時睡眠論”。但是,這種剛性的安排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每晚睡夠8小時。不少專家和研究都對“8小時睡眠論”提出了質疑。英國睡眠協會前任會長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在《睡眠革命》一書中指出,“8小時其實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現在成為了普遍適用的推薦睡眠時間,盲目追求睡夠8小時,會讓人產生巨大的壓力,反而會對睡眠起到反作用。因此,每個人的睡眠需求是不同的,取決于年齡、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建議人們根據自己的生物鐘來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并且不要過分擔心自己是否達到了“標準”的睡眠時長。除了尼克·利特爾黑爾斯之外,還有其他專家也對“8小時睡眠論”持有不同意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丹尼爾·科恩曾經說過,“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每個人都需要每天晚上至少7-8個小時的連續睡眠。”他認為,分段式或多項式的睡眠模式可能更符合人類歷史上的習慣和需求。
因此,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感受來調整自己的睡眠質量和時長,并且保持良好和規律的生活習慣。如果你感覺每晚睡夠6小時就已經充分休息了,那么就不必勉強自己去追求“標準”的8小時睡眠。另外,一些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來保持身體健康,這也是很正常的。總之,“8小時睡眠論”并非鐵律,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制定適合自己的睡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