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所長、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默里(Dr Chris Murray)表示,他認為,中國
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所長、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默里(Dr. Chris Murray)表示,他認為,中國出現危險的新變異株的風險“非常低”(quite low)。談及原因時,他解釋道,奧密克戎自首次被發現到現在已一年多的時間,在全球范圍內感染了數十億人口,但至今仍未出現新的變異株。
此外,就美國等國收緊對自中國旅客入境限制一事,默里表示自己“不會主張對中國旅客提出檢測要求”。
默里博士是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節目采訪時做出的上述表述。
他說:“奧密克戎毒株具有超強的傳染性……如果出現一個可以取代奧密克戎的新變異株,那么它必須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特征。所以現階段,出現新變異株的風險性很小(a small risk)。”
默里進一步指出,自奧密克戎毒株在南非被首次發現以來,至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在此期間,全球范圍內各國感染奧密克戎的病例已多達數十億。“但是,我們只發現了奧密克戎的不同亞型株,沒有發現任何的新變異株。”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在中國出現危險的新變異株的風險非常低”,默里告訴主持人,但補充說,鑒于基因組研究表明仍有可能出現新變異株,他不會完全排除此類可能性。
為保障促進中外人員交流交往,12月27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游、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商務赴港簽注。
此后,包括美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對來自中國旅客加增限制,要求中國旅客進行行前或落地核酸檢測。其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8日宣布,將要求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飛往美國的旅客提供新冠檢測陰性證明或康復文件。
對此,默里表示,如果美國政府提出徹底的針對中國旅客的旅行禁令,那將“沒有意義”,而他“不會主張對中國旅客提出檢測要求”。他解釋道:“一些新變異株的最早跡象實際上是與新冠相關的住院率或死亡率的變化,而不僅僅是大量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是第一個宣布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性核酸檢測的歐洲國家。據彭博社消息,當地時間29日,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自上周以來抵達米蘭機場的中國旅客中,對新冠陽性病例的基因組測序只發現了奧密克戎毒株,“所以就目前而言,這是相當令人放心的”。
此外,12月29日,歐盟衛生官員開會討論是否收緊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限制。不同于意大利,歐盟委員會認為奧密克戎此前已在歐洲出現過了,傳播情況并沒有出現“顯著增加”,并認為歐洲衛生系統可以應對目前的感染負荷,對來自中國的游客進行篩查和限制的決定是不合理的。
中國病毒學專家、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近日指出,“從數學概念上講,新冠病毒變異還遠沒達到飽和”。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曾表示,病毒一直都有突變的“沖動”,但人類的免疫力會制約新冠病毒變異的方向。他認為,當前傳播更快、臨床癥狀更隱秘的奧密克戎在新冠病毒中具有生存的優勢,因此從奧密克戎毒株家族跳躍出來再誕生一個傳播更快的毒株現在已經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