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一段老師扔學生外賣驅趕攤販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網傳視頻顯示,一名中專學校的老師在校門口和外賣員發生爭執,隨后老師將學生點的
近日,一段老師扔學生外賣驅趕攤販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
網傳視頻顯示,一名中專學校的老師在校門口和外賣員發生爭執,隨后老師將學生點的外賣礽到地上。另一段視頻顯示該老師在驅趕學校門口擺攤賣東西的商販并腳踢商販的筐。據悉,這是因為該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外購買食物,以保證學生的飲食安全。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稱,學校可能也是為學生著想,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會聯系學校處理改正。
此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對這位老師的行為表示不滿。有人認為老師的行為過激,是對學生和商販的不尊重和侵犯,有人認為教育局的回應是敷衍了事和推卸責任,也有人認為學校的規定是有道理的,但執行方式應該更加文明和合理。
實事求是地說,近些年來,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現。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各級教育部門應加強對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的監管,對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攤販及時整頓。同時,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飲食安全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但在關愛學生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也應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避免采取過激方式。以事件為例,雖然該老師是為了學生的飲食安全著想,但將外賣扔在地上并驅趕攤販的行為顯然不妥。這種行為不僅可能會影響學校的形象,也可能對學生產生不良示范效應。一來,這種行為不僅涉嫌違法,侵犯了別人的財產權和人身權,沒有尊重別人的選擇和勞動成果。二來,如此做法顯示了教育的簡單和粗暴,極大程度暴露了該教師自身素質和修養的缺失。
由上來看,無論從何角度而言,學校畢竟是教育場所,理應時時處處洋溢著文明的氣息,展現教育的藝術與魅力,彰顯教育之理性。扔學生外賣驅趕攤販,看似表明了學校旗幟鮮明反對外賣進校園,或許也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功效,但方式雖痛快淋漓,卻折射了師者的急于求成與無可奈何,有悖現代教育理念,既讓教育失去了應有的風范與氣度,某種程度更讓其蒙羞、受辱,實為不該。
老師校門口扔學生外賣驅趕攤販一事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反映了當前教育系統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矛盾。對此,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認真調查此事,并給出一個公正合理的處理結果。相關老師能夠反思自己的行為,并改正自己的錯誤。更重要的是,學校能夠尊重和保障學生的權利和利益,并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
同時,針對此類事件,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引以為戒,加強對教師行為的規范和引導,并適時關注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加大對不合規商販的執法力度,確保學生的飲食安全。
言而總之,通過該事件來看,盡管該老師也許是出于保護學生飲食安全的角度考慮,但其行為方式顯然有些過激。教育理應有氣度、有溫度。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和社會都應從各自角度出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采取更加文明和合理的方式,切忌讓教育背離了應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