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3年1月8日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將被列為乙類乙管,相關防控措施也已逐漸調整,包括公共場所取消查驗核酸、也不再劃定密接等。多位專家
2023年1月8日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將被列為乙類乙管,相關防控措施也已逐漸調整,包括公共場所取消查驗核酸、也不再劃定密接等。多位專家表示,隨著調整為乙類乙管后,健康碼對于疫情的管理作用已大大弱化,在其適當的時候也會退出。
“疫情之下,從理論上來說對于脆弱人群的保護是必要的,這也是目前部分養老院、醫院等地還需要查驗健康碼綠碼的原因。但是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既是社會人群,也是脆弱人群密切接觸人群,所以對于局部人群健康碼的管控,從現實意義上來講并不大。”12月30日晚,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方向的一位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指出,目前健康碼對于疫情的管理作用已基本不存在了,在其適當的時候會退出歷史舞臺。
在12月29日召開的“2022鳳凰網財經峰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也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轉移到乙類乙管以后,健康碼就不存在了。“我覺得去有些地方需要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比如說到醫院去,甚至登國際航班,可能還需要查一下。其他健康碼的話,實際上伴隨著乙類甲管轉移到乙類乙管以后,我認為健康碼就不存在了。”曾光在上述活動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