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大二學生葛騰飛分享了他去多個城市旅游的視頻。他說想出去看看,高考后就利用寒暑假去了37個城市窮游,花費主要靠打工和獎學金,夢想
近日,大二學生葛騰飛分享了他去多個城市旅游的視頻。他說想出去看看,高考后就利用寒暑假去了37個城市“窮游”,花費主要靠打工和獎學金,夢想25歲前走遍中國。
近日,大二學生葛騰飛分享了自己1年來窮游37個城市的視頻,贏得了廣泛的關注。這位旅游愛好者表示,他重點靠打工和獎學金來支付旅游費用,其中包括在超市、餐廳、家政公司等不同的行業工作,甚至還有做模特、兼職字幕組員等。而他的目標是在25歲前完成對中國的全面窮游。
對于這樣一位年輕人的旅游經歷,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這是一次非常值得贊賞的冒險,展現了葛騰飛的勇氣和無畏精神。他敢于嘗試挑戰極限,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前行。此外,這也凸顯出他深厚的文化素養和旅游知識儲備,能夠一邊旅行一邊欣賞各地的美景和歷史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還能跨越地域之間的各種文化壁壘,在旅途中開拓眼界,增長見識。
然而,也有爭議的聲音。有人認為葛騰飛的旅游方式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經濟上的不可持續性、安全問題以及生活舒適度等等。畢竟,在旅途中,人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規劃行程、尋找住宿和交通等,并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樣一來,葛騰飛的旅游方式是否值得效仿就顯得非常值得商榷。
從某種意義上說,葛騰飛的窮游之路也可以看作是年輕人追求自由、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種表現。對于當代的年輕人來說,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認識各地人文歷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需求和期望。在這個信息高度互聯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交流和學習,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身的素質。而旅游,則是實踐性最強的其中一種學習方式,能夠提高人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更加自信和有思想的公民。
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我們都不應該忽視這一事實:年輕人們在追求旅游夢想的過程中,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實際問題。比如,年輕人在旅行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矛盾,比如在經濟上的壓力、職業發展不穩定等等。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年輕人們更好地實現旅游夢想: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政策層面來扶持和鼓勵年輕人的旅游行為。例如,打造更加完善的旅游生態環境,推動旅游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住宿和交通選擇,減少成本和安全風險,以及鼓勵社會企業和創新組織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其次,我們可以根據年輕人的需求和背景,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富有特色的旅游服務。例如,根據不同的旅行偏好,推薦不同類型的旅游路線和活動項目,或者為年輕人提供更具有學習性和體驗性的旅游產品,以滿足他們對于知識和文化的需求。
最后,我們應該加強對年輕人旅游行為的引導和教育。例如,可以提供更多的旅游知識和旅游技能的培訓,幫助年輕人更加科學、理性地規劃旅游行程,提高其安全和文化素養等方面的水平。同時,還應該注重在旅游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的旅游活動氛圍。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提高青年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并且也能夠培養他們的文化意識、社會責任感和公民素質。
此外,政府和社會應該共同出力,加強旅游行業的管理和監管。建立起完善系統的旅游法規、規章以及考核機制,通過規范和標準化行業,減少或消除不合理的競爭和亂象,保護旅游資源和環境。通過交流和合作,形成聯手發展的良性模式,共同促進旅游行業的健康和有序發展,推動旅游業轉型和升級。
綜上,年輕人旅游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它可以豐富他們的知識、開拓眼界、增強交流與溝通的能力,并且也能夠激發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意。然而,旅游行為需要謹慎遵循規范,既不能忽視周圍環境對于旅游的影響,又不能忽視對自身素質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年輕人旅游的引導和教育,使之成為一種更有價值、更有質量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