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歲未成年人離家出走遭多次性侵患重度抑郁,多部門開展2年跟蹤救助,并推動鄉村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將保護延伸至田間地頭。4月14日,最
12歲未成年人離家出走遭多次性侵患重度抑郁,多部門開展2年跟蹤救助,并推動鄉村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將保護延伸至田間地頭。
4月14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工作情況,并發布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典型案例。其中《未成年被害人楚某保護救助案》入選。
案情顯示,被害人楚某,案發時12周歲。2020年9月,楚某離家出走后被王某收留,與其同居并發生性關系。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公安局立案后邀請廣饒縣人民檢察院介入。廣饒縣檢察院受邀介入,并同步開展被害人救助工作。2020年12月,王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最高檢介紹,被害人楚某長期監護缺失,遭受多次性侵后出現自閉傾向。廣饒縣檢察院邀請司法社工共同開展被害人心理疏導,司法社工對被害人24小時疏導陪伴,有效舒緩被害人情緒,幫助被害人配合詢問,保障一站式有效取證。
奇聞事件了解到,案發后被害人學習、生活狀況不穩定,2021年9月出現重度抑郁情況。同年10月,檢察官研判被害人二次傷害風險,啟動綜合救助程序,借助團委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多部門聯動,一個月內幫助被害人解決改名、搬家、轉學等事項;組建檢察官+老師+社工的救助小組,動態評估被害人狀況,提供心理疏導、協助就醫等綜合救助服務。11月,廣饒縣檢察院為被害人申請發放3萬元司法救助金,用于被害人心理治療。經過2年跟蹤救助,被害人已恢復正常生活。
為推動鄉村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最高檢介紹,廣饒縣鄉鎮企業多、外來務工人員多,鄉村未成年人數量大,存在監護缺失、法治教育落后等問題。廣饒縣檢察院積極爭取縣委政法委支持,2022年4月在全縣鄉鎮一級掛牌成立村居未檢工作站,鏈接團委12355平臺,引入社工、志愿者等群體,將未成年人保護力量下沉至鄉村。依托村居未檢工作站,聯合社會力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家長學校、自護教育等活動,將未成年人保護延伸至田間地頭。
最高檢闡述本案典型意義時表示,檢察機關加強與共青團組織合作,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構建社會支持體系,部門聯動形成救助合力。設置村居未檢工作站,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嵌入本土社會治理,從根本上避免了事后監督、被動司法的局面,未成年人保護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換,為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打通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女生出軌男友進校討說法?校方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