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復活節島 偏居太平洋一隅的復活節島是一個神秘之所,這里矗立著887座來歷不明的巨型雕像。然而最近人們挖開地面,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
復活節島 偏居太平洋一隅的復活節島是一個神秘之所,這里矗立著887座來歷不明的巨型雕像。然而最近人們挖開地面,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面貌。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靜靜矗立在這座面積63平方英里(16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的石像僅僅就是頭部的雕像而已。但事實是,這些頭像石雕其實還擁有身體。而這樣一個秘密是直到近日才由一項名為“復活節島雕像項目”的研究揭開。
該項目主管喬·安妮·馮·蒂爾伯格(Jo Anne Van Tilburg)告訴美國??怂剐侣動浾哒f:“那些被拍攝最多的雕像矗立在采石場中,很大一部分被掩埋在地下。因此可以理解,很多公眾并不知道原來這些石像也有身子。”
根據目前掌握的線索可以認為這些石像大致雕刻于公元1100年直到19世紀之間,隨后大批涌入的西方人改變了這里的文化。馮·蒂爾伯格來自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科特森考古學研究所自從1992年以來一直在復活節島從事研究工作,至今已有20年時間。但是她最早來這里是在30年之前,并且在這里整整停留了一個季度。
她說:“我愛上了這里的雕像。我最早是在1981年首次來到這里。我對這里的石像之多印象深刻,它們似乎觸手可及,它們就那樣站立在地面上。我想知道在地面下方它們是何種模樣。”
首先蒂爾伯格對整座島上的石雕,包括那些被搬進博物館的石雕數量進行了統計,一共是有887座,不過她認為真實的總數肯能接近1000座。隨后她開始了下一輪的工作,那就是挖開地面,看看底下究竟是什么樣子。這些石雕的下部之所以被掩埋并非人為,而是久經風霜的結果。
到目前為止,蒂爾伯格已經從事這項工作長達12年之久,但或許她將要花費一輩子的時間才可能完成它。她說:“這是首次有人在如此相近科學的紀錄下進行發掘工作。在過去也曾有其它小組進行發掘工作,很多盜墓者也會來這里挖掘。人們已經在這里從事挖掘工作很長時間了。”
然而蒂爾伯格此番所從事的是遠比之前的人們更為徹底的發掘工作,她的小組中還包括3名來自加州的工作人員,以及10名當地人來幫助進行發掘工作。目前她正在計劃著進行她的第六次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這次發掘將從今年的10月份一直持續到11月份。
復活節島 到目前為止的發掘工作已經在這一區域發現了大量儀式的痕跡和畫作,考古學家們相信這些畫師們的作品不但描繪了這些雕像,還描繪了他們自身的身體。在這些石像的周邊,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掩埋的人類遺骨。
最近的發掘工作還揭示出這些巨大的石像是如何被雕琢出來的:其中有一部分石像的高度從底座到頂部達30英尺(約合9米),重量超過80噸。馮·蒂爾伯格說:“我們發現了超過500個石質工具。這些工具被分別用于不同部位的雕刻工作,其中包括較大較重的鑿子,還有較為纖細的,用玄武巖或黑曜巖制成的工具,用于細處的雕琢。”還有其它一些工具用于表面的打磨和裝飾。蒂爾伯格還發現了地面上打樁留下的坑洞的痕跡,其直徑足以放入一根樹干,在一些石雕的身上也發現了有繩索勒緊的痕跡,可以看出它們被向上牽引時留下的痕跡。
然而當地土著居民們建造這些巨型石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至今仍然成謎。馮·蒂爾伯格說:“在中國,人們建立了兵馬俑,設立這些兵馬俑的目的就是作為整座墓葬的一部分。而在這里,在復活節島,每一座石雕都是通過集體的勞動而建立起來的。”
最近他們發現有一座石雕附近的地下有一塊刻有圖案的石塊,上面有巖畫。其中描繪的是一艘波利尼西亞風格的小木船,還有一些文字,是用來傳遞身份信息的。蒂爾伯格說:“這意味著這座雕像是獻給某一個家族或群體的,或許是這位雕刻者所來自的家族,或者更高的,是獻給酋長的。”換句話說,不同于兵馬俑,這些巨型石雕可能不是衛兵,而是親屬。
她指出,越是后期雕刻的石像,其風格便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個性化。這也反映出當地正逐步發生變化中的文化環境。當地人正從一個嚴格統治的封建社會逐漸向著更加開明,能夠容忍更多個性化的社會過渡。蒂爾伯格說:“挖掘事物背后的真相永遠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