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參與到某種賭博中,而在參與之前人的內心想的往往是贏了會得到比現有更多的東西,因此這場賭博是對自己有利的,每個參與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參與到某種賭博中,而在參與之前人的內心想的往往是贏了會得到比現有更多的東西,因此這場賭博是對自己有利的,每個參與賭博中的人可能都認為是對自己的有利,那么就出現了錢包悖論,對某方有利就應該會出現對某人不利,因為勝利者只有一個,然而在賭博中沒有人會這樣認為。
世界十大著名悖論:黃油貓悖論、烏鴉悖論、費米悖論、外祖母悖論、霍金悖論、上帝悖論、說謊者悖論、錢包悖論、芝諾悖論、節儉悖論。
錢包悖論是什么
實際上錢包悖論是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的,比如兩人A和B打賭,誰的錢包中錢更少誰就是勝利者,將贏走錢多的人錢包中所有的財產,于是此時A的內心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假如B的錢比我少,那么我就會輸失去所有的錢;如果B的錢比我多,那么我會贏然后得到比現在更多的錢,因此如果我贏的話,比我輸的錢要多得多,這樣算不虧對自己有利”。
A的想法同樣B也存在,因為兩者的想法都是人之常情也是非常正確的,但是這場賭博如果對A和B都有利的話,那么根據平衡原則它對誰不利呢?因此對A和B有利是個錯誤的答案,這就是著名的錢包悖論。
錢包悖論的實際案例
在現實生活中,最典型的錢包悖論的案例就是買彩票,很多人認為花2元錢買一注彩票,就可能中500萬,因此如果不中自己只會失去2元,但是如果中了就相當于賺了499多萬,這筆“賭注”對自己來說肯定是劃算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會忽視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中的可能性高得可怕,也就是說看似對買彩票的人有利的“賭注”,實際上在數學家計算出來的結果中,是對買彩票的人不利的,因為最有利的只會是彩票發行方,這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最典型的錢包悖論的實際體現,當然這個問題卻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
錢包悖論問題出在哪里
如果仔細研究錢包中賭博的兩人的話,可以發現問題其實很容易發現,那就是A和B都認為可以贏更多的錢,而沒有考慮自己會輸,事實上這也是每個正常人在賭博的時候都有的一種想法,因此我們在與人打賭之前,需要從另外的方面去考慮。
我們應該分析這場賭博誰贏的幾率更高,才是真正的對誰有利,比如買彩票中獎的幾率我們可能不到1%,那么我們輸了的可能性就是99%,這顯然是對方贏的幾率更高,是對我們自己不利的,如果明白這一點,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錢包悖論與囚徒困境
事實上囚徒困境也有著與錢包悖論類似的情況,比如在某死者家中,警方抓獲兩嫌疑人Q和W并且發現他們偷了東西,但是兩人只承認是小偷,不承認殺人,警方沒有線索于是調查陷入僵局,此時警方開始用心理戰分別找兩人談話。
警方表示:“如果你倆都不認罪,我只能判你盜竊,一年了事;如果?你招了他沒招,你算作立功,不用坐牢,而他得十五年。如果如果他招了你沒招,那反過來。但如果他和你都認了,謀殺罪每人十年”。
Q于是心想:如果W不招,那么我也不招的話會判一年,我招了無罪釋放。招了更劃算;而如果Y招了,那我不招的話十五年,招了只有十年。還是招了更劃算,因此最后得出結論招了劃算。而此時的W也是至于么想,于是兩人都招最后都被判十年,但其實真正對兩嫌疑人有利的結果是都不招而各自被判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