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修真小說中,修士渡劫飛升時會出現電閃雷鳴的天象。6月1日,在香港屯門和田邨就見到了這一現象,其中一棟大廈被雷電劈中,爆出火光,幸運
在修真小說中,修士渡劫飛升時會出現電閃雷鳴的天象。6月1日,在香港屯門和田邨就見到了這一現象,其中一棟大廈被雷電劈中,爆出火光,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
受強烈熱帶風暴“瑪娃”外圍帶影響,香港昨日凌晨雷電交加,天文臺于凌晨3時15分發出雷暴警告,直至早上9時55分才取消。
在超過6.5小時的雷暴警告生效期間,香港錄得12367次云對地閃電,當中新界西錄得2706次。
電閃雷鳴劃破天空,直接擊中建筑物外墻。
從網友上傳到社交平臺的視頻和圖片可見,有閃電“轉彎”擊中屯門和田邨和喜樓的一個高層單位,電光連閃3次,爆出火光,并伴隨巨大雷響。但幸運的是只有該單位的窗臺一角被雷電擊毀,沒有更多損失,也沒有人受傷。
據本地傳媒報道稱,被雷電擊中的單位在和喜樓27樓,為一戶入住約半年的一家四口尼泊爾裔家庭,窗臺明顯有一角被劈崩。女戶主憶述,昨日早上近7時,她在房間里為讀小學的女兒梳頭準備上學,突然有一道閃電擊中單位,并伴隨巨大雷聲,整間屋被電光照亮,全屋都在震動。她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況,和女兒都嚇得大驚,馬上跑出房間,女兒更害怕得不敢再進入房間。她說:“The sound was scary,the lightning is yellow.(聲音很嚇人,光是黃色的)”
男戶主其后檢查房屋內外情況,屋內電器并無異樣,但發現主人房外的窗臺一角被擊毀,相信是被雷電劈去,故通知大廈保安員上門拍照記錄。
該名女戶主表示,一家四口沒有受傷,算是非常幸運。
天文臺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林學賢表示,一般而言,高處或導電性高的物體較易被雷擊,但每次閃電實際擊中位置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有一定隨機性,單從網上流傳的影片來看,因不知屋內情況,未能確定單位被擊中原因。他說,雖然電光連閃多次,但軌跡相同,只屬擊中一次。
有人質疑大廈有避雷針為何仍會被雷電擊中,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香港天文臺前助理臺長梁榮武解釋,避雷針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能保護大廈,但科技不可能做到百分百保障,且閃電非行直線,而是不規則的“之字形”,因此雷電未必每次都能擊中避雷針。雖然擊中建筑物的幾率很低,但仍會發生。
梁榮武表示,現今的高樓大廈設計非常安全,即使雷電擊中單位的墻身,也不會對屋內住客造成傷害,因此市民在雷暴期間留在家中是非常安全的,但最好要遠離窗戶。
香港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發言人何永業表示,避雷系統并非百分百保證,系統只是令吸引閃電的幾率達到最高,但這次吸引不到,不代表保護系統失效。他提醒在雷暴期間,市民應留在建筑物內,遠離金屬窗框,避免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