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16日,廣西北海多名游客在僑港浴場下海時被不明生物咬傷。為確保游客人身安全,僑港浴場暫停一切涉水活動。8月18日,記者走訪北海不明魚
8月16日,廣西北海多名游客在僑港浴場下海時被不明生物咬傷。為確保游客人身安全,僑港浴場暫停一切涉水活動。
8月18日,記者走訪北海不明魚類咬人事發地,有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不停勸離涉水游客,海岸拉起警戒線,海岸不遠處,有大大小小的漁船在海上巡航、拉網。
一段喇叭廣播響徹海灘:“2023年8月16日下午,有游客在僑港浴場下海時疑似被不明魚類咬傷,具體原因正在全力調查中,為了確保游客人身安全,現暫停僑港漁場的一切設施活動,包括游泳、浮潛、沖浪、水上摩托艇、海上帆船等一切設施活動。”
稀稀落落的游客或在陽傘下閑坐,或走到海邊,只把腳踏進淺海灘,拍過照后便回到岸邊。一名兜售陽傘服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明魚類傷人事件發生的2天后,游客數量少了八成。
安全救援服務點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事故發生在晚上漲潮時段,事發后兩天,捕撈人員都是下午來撈,但捕撈沒有頭緒,“只是大海撈針,麻木地在撈魚”。據媒體報道,撈上來的只是小魚和螃蟹,沒有異常。
岸邊,一名游泳用品租賃商鋪老板抱怨:“又封海了兩天,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調查出來,再封下去就沒飯吃了。”他稱,夏天恰逢北海旅游旺季,很多商戶一年到頭只在暑期賺錢。而今年夏天,由于臺風、低壓流、暴雨等原因,僑港多次封海,最長時達十余天。
另一名水上摩托租賃項目的老板也告訴記者,自己店鋪的租金一年五六萬元,而今年幾乎沒幾天開海做生意的日子。“閉海了,最慘的其實是我們!”他說,合伙的朋友由于沒有生意做,這些天也自己租了漁船,參與不明魚類咬傷事件的捕撈,“希望能盡快撈出咬人魚,幫忙調查真相,海灘早日恢復從前的熱鬧”。
針對此事,有專家表示,宜從魚類生境判斷此次咬人生物,有較大可能性為魣類幼體或亞成體,具體以最終調查結果為準。被海洋生物咬傷或蜇傷,如果傷口面較大,或被腐敗的蝦、蟹類劃傷,建議及時就醫,并說明受傷地點(海域)和受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