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其象征著春日降雨帶來的喜悅和新生命的成長。谷雨到來,詩人們也有了創作的欲望,因此留下不少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其象征著春日降雨帶來的喜悅和新生命的成長。谷雨到來,詩人們也有了創作的欲望,因此留下不少關于谷雨的詩詞,那么描寫谷雨的詩詞有哪些呢?下面是奇聞事件小編整理的谷雨節氣詩詞,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
描寫谷雨的詩詞
1、〔唐代〕元稹 《詠廿四氣詩·谷雨春光曉》
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
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元稹的詩詞基本上貢獻了谷雨時節的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
一個節氣有15天,每5天為一候。谷雨三候指什么呢?一候就是說降雨量開始增多,浮萍開始生長;“二候”時布谷鳥提醒人們該播種了。到了“三候”,就可以在桑樹上看見戴勝鳥了。
你看這首詩里,“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說谷雨時節,春天的光景,猶如破曉的太陽光;山岳江河,青翠的草木,好像披上一件青色的衣裳。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下,樹葉枝杈間,只見斑鳩鳥兒,“咕、咕、咕”,叫個不停;積聚的湖水里,生長出許多水浮萍來。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后兩句的意思是說溫暖的小屋內,像螞蟻一樣的幼蠶,盡情咀嚼桑葉;和煦的春風下,像葶草黃花一樣的麥田,不停搖擺。一只鳩鳥空自撣拭自己的羽毛,仿佛在等待另一半;這事真可信,要不聽它凄厲的叫聲我怎會不忍心。
作者通過這首詩,描寫了谷雨時節的自然春光,以及對團圓的美好期盼。
2、〔唐代〕周樸《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旅人游汲汲,春氣又融融。
農事蛙聲里,歸程草色中。
獨慚出谷雨,未變暖天風。
子玉和予去,應憐恨不窮。
周樸,生于唐朝末期,書呆子型,平生最擅長研究詩詞。一篇詩詞他能構思好久,用詞用句都是字斟句酌的那種。詩家稱他經過日積月累,詩詞還沒有做成,人人都傳頌了。
這首詩寫的是在谷雨時節和友人相別依依不舍的心情。“旅人游汲汲,春氣又融融。農事蛙聲里,歸程草色中。” 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但是我又要急匆匆要上路了。這兩天正是蛙聲陣陣,農民最繁忙的季節了,我的歸程在一片綠油油的草色中提上了日程。
“獨慚出谷雨,未變暖天風。子玉和予去,應憐恨不窮。” 我已經打擾了這么長時間,都待到出了谷雨的天氣了,但是天氣又沒有太暖,我走了你要記得多添衣物。哎呀真舍不得呀,要不你和我一起回去吧,這樣多一個人我也不會陷入困境。
詩經女孩覺得,作者的用詞的確值得琢磨,尤其是“獨慚出谷雨,未變暖天風。”很像媽媽說出的話,出門記得多穿衣物哈。
3、〔唐代〕王貞白 《芍藥》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說起王貞白我們可能不熟悉,但是說起他的名句“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們都耳熟能詳。谷雨時節,正是牡丹芍藥盛開的季節。俗話說,“谷雨觀牡丹,立夏觀芍藥。”詩人王貞白在這春夏交接之際,大力歌頌芍藥之美,把它比作一位嬌容麗人,非常惹人憐惜疼愛。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作者首句就點題,芍藥承接了春天的恩寵,何必要羨慕牡丹呢? 麥秋天也沒幾日,谷雨天氣只不過微寒罷了。意思是牡丹花期也很短,芍藥盛開時節正好。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最后一句像寫女人的爭風吃醋一樣,其實表明了作者的心智啦。你看嫉妒讓人面目可憎,“嬌妝露欲殘。”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好的下場。“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芙蓉這個季節只有枝葉,8-10月才開花,即使嫉妒恨人家,也隔著一層波瀾!作者意思有那空去嫉妒別人,不如自己好好開花。
這種思想如今也很有現實意義,對不對?有那閑工夫,不如好好武裝自己!
谷雨節氣詩詞
《送前緱氏韋明府南游》
唐·許渾
酒闌橫劍歌,日暮望關河。
道直去官早,家貧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盡遠游興,故園荒薜蘿。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周樸
旅人游汲汲,春氣又融融。
農事蛙聲里,歸程草色中。
獨慚出谷雨,未變暖天風。
子玉和予去,應憐恨不窮。
《謝中上人寄茶》
唐·齊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
唐·孟浩然
試覽鏡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鱸魚味,但識鷗鳥情。
帆得樵風送,春逢谷雨晴。
將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賀生。
滄浪醉后唱,因此寄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