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8日,中國第15個全民健身日如約而至。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消息,在第15個全民健身日前后和首個體育宣傳周期間,全國通過舉辦賽事活動、
8月8日,中國第15個“全民健身日”如約而至。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消息,在第15個“全民健身日”前后和首個“體育宣傳周”期間,全國通過舉辦賽事活動、推動體育場館免費開放、開展以國家隊、省隊運動員進學校和社區為代表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豐富科學健身指導供給等方式,積極引領健康生活方式,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濃厚社會氛圍,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讓全民健身成為人民獲得感和滿足感的幸福源泉。
24000余項賽事活動吸引650余萬群眾直接參與
據不完全統計,8月8日前后,全國各地共組織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4000余項,直接參與人數超過650萬人。
體育總局分別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吉林、陜西、上海、安徽設立2023年“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主會場。上海率先在8月5日拉開“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的大幕,參加活動的近30家市級體育協會和優秀體育企業打響頭炮,為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運動體驗和健身指導。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展全民健身展演、賽事、科學健身指導等活動,并邀請國家隊、俱樂部開展水球等項目公開課,體育宣傳周期間共有7個場館舉辦40多項賽事活動。吉林主會場活動現場健身活動展示體驗、科學健身指導、體質監測、志愿服務、體育產業展覽與非遺文化展示、旅游美食商品和景區推廣等元素交相輝映,打造了一幅體育+文化+旅游+消費的動人場景。陜西主會場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廣播操大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試賽、國民體質監測等一系列活動,切實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滿足感、獲得感。安徽主會場活動包括社區運動會、新修訂《體育法》普法宣傳、公益體彩宣傳、優秀運動隊進社區、科學健身走基層、環湖熒光跑、體育夜市等各具特色、惠民便民的活動,帶動本地及周邊群眾積極參與健身。
除主會場外,各地也紛紛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福建舉辦“‘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主題活動暨全省萬里福道健步行活動”,福建各級體育部門還在8月8日前后開展近250場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1萬人次;烏魯木齊舉辦了一場被稱之為社區“村BA”的3V3籃球友誼賽,參賽隊員是各社區返鄉大學生、高中生、部分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浙江舉辦“民生銀行杯”第三屆長三角體育節腰旗橄欖球邀請賽,吸引眾多群眾參與;蘇州舉辦2023年蘇州市大眾體育聯賽,共設11個項目聯賽,4個綜合性體育特色活動和61個系列賽,預計將舉辦76項近千場賽事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以往“全民健身日”賽事活動以展示類活動為主,今年“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將更多舉辦“三大球”、冰雪等群眾參與性強、帶動效果好、能夠持續開展的賽事活動。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東北賽區比賽日前在天津開賽,來自北京等8個省市的16支代表隊將爭奪兩張晉級今年10月總決賽的門票。“2023年全國大眾歡樂冰雪周”系列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也于日前啟動,內容包括“大眾滑雪技術達標賽”“全民冰雪公開課”、冰雪場館公益開放等,通過賽事活動杠桿不斷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
在線下活動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線上活動同樣精彩紛呈。依托“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平臺,各項賽事活動相繼開展,如體育總局群體司與人民網、人民日報體育部共同打造的科學健身指導欄目、學習強國平臺的“強國健步走”活動、中國農民體育協會的“和美鄉村健康跑”、人民網的“科學健身指導視頻小程序”、山東的“云走齊魯線上賽”、鑫動體育的“2023年健步云游中國城市接力賽”、悅跑圈的“健身日、健康跑”、黑鳥單車的“8.8騎行賽”等,為群眾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心坎上
每到節慶假日,各級各類全民健身場館設施免費、低收費開放已經成為慣例。今年,體育總局等五部門印發《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進一步推動健身設施強基礎、提質量、優服務、增效益四大行動,推動城鄉健身設施從“有”向“優”轉變。
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后,全國各地再次掀起場館開放的浪潮:8月8日當天,上海有近800處公共體育場館、市民球場、市民健身中心、市民游泳池、體質監測站等公共體育設施向市民免費開放,廣大市民可通過“上海體育”政務微信查看相關名單;云南各地公共體育場館免費向公眾開放體育場館和區域內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蘇州全市將有近200處體育場館設施向市民免費開放。盡管成都大運會即將落下帷幕,但“大運惠民”的力度絲毫不減,大運會后,所有場館免費、低收費向市民開放,取得良好社會反響;杭州及浙江其他地方也借亞運會東風,開放亞運會訓練、競賽場館,讓廣大市民提前感受亞運會的火熱氛圍;福建等地發布“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場館開放的名單,不少省市通過線上平臺,實現了場館導航、一鍵預約、發放體育消費卷等功能整合,進一步提升群眾參與鍛煉的體驗感、便捷性。
同時,不少訓練基地、運動隊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體育總局老山運動員基地開展10余項群眾擊劍、自行車賽事活動,并聚焦青少年健身需求,設計了“小鐵人挑戰賽”“青少年體能達標賽”等項目,在京西營造了熱烈的全民健身氛圍。不少國家隊、省隊運動員教練員也加入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務的行列,以勵志演講、科學健身指導、參與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等多種形式,發揮榜樣作用,助力全民健身。眾多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和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也在“全民健身日”前后開展“走基層送健康”活動,將科學健身知識、指導送到群眾身邊。體育總局于8月5—10日在安徽池州舉辦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大會,進一步展示成果、總結經驗,提升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滿意度。
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體育是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實現從“被動治病”到“主動健康”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后和“體育宣傳周”期間,體育總局系統、全國各地也以科學健身指導為重要抓手,建立主動健康教育體系,營造全社會主動健康良好氛圍,進行諸多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體育總局氣功中心于8月7—11日開展“2023年全國健身氣功網絡公開課”,邀請5名專家就八段錦、明目功進行講解;于8月7—13日開展“2023年全國八段錦科學健身知識網絡大賽”。體育總局社體中心以“科學健身走基層”為主題主線,讓“科學健身”這一理念走進基層社區、走進鄉村、走到田間地頭,給群眾帶來最權威、最科學的指導。
南京將體衛融合列入2023年市政府民生實事,制定市、區、街(鄉鎮)、社區(行政村)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站、點四級服務機構建設任務,全市初步建成運動促進健康相關機構26個。上海市依托市民健身驛站、智慧健康驛站、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等場地,向市民傳授運動促進健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截至目前,共開展市級體育服務配送3600余場,線下服務市民超過7.6萬人次,線上受益市民超過630萬人次。同時,上海發放4000萬體育消費券,進一步實現“你運動 我補貼”,把實惠和運動健康送給廣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