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又是到喝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時候了。今天2時23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立秋是非常重要的,每到立秋還有很多慶祝活動,比如說貼秋膘、啃
又是到喝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時候了。今天2時23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立秋是非常重要的,每到立秋還有很多慶祝活動,比如說貼秋膘、啃西瓜、曬秋等等。關于立秋的時間,民間還有更詳細的劃分。比如說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說。那么,8月8日立秋算早還是晚呢?立秋就是秋天了嗎?下面一起來看看。
8月8日立秋算早還是晚
8月8日立秋算早。我國一些地區民俗把立秋又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具體來說大致有兩種不同分法:第一種分法,以農歷七月為參照,如果立秋時還沒有進入農歷七月,那么就稱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時已進入農歷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對應的農歷日期為六月二十二,屬“早立秋”;第二種分法,以時間點來劃分,0點至12點為“早立秋”,12點至24點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屬“早立秋”。源于此,民間也產生了不少諺語、俗話,如“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把扇丟,晚立秋熱不休”等等。
這些民間俗話來自祖祖輩輩口耳相傳,雖然有一定道理,卻并沒有嚴謹的科學依據,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人類活動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氣熱不熱之間沒有明顯對應關系。
立秋是入秋了嗎?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進入秋天的時間差別較大,此時僅有西北、東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轉換,其他大部地區還處在炎炎夏日中。“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取之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結束,經過一個漫長的夏季,熱氣消散和氣溫降低都尚需時日,真正的秋高氣爽要等到白露前后。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全國平均氣溫開始從逐步升高轉為下降。不過,此時南北氣溫差別較大,北方地區的炎熱盛極而衰,逐漸從潮熱轉為干爽,而南方大部依然處于“上蒸下煮”的天氣中,可謂是“秋已立,暑難消”。
“立秋尚未秋,末伏仍是伏。”如果說夏天是轟然而至的,那秋天就是悠然而來。此時,我國僅有西北、東北一些地方邁入秋天,其余大部仍是炎炎夏日。立秋時節恰逢中伏和末伏期間,南方不少地方還有高溫出沒,真正入秋往往要到9月以后。
立秋風俗有哪些?
立秋既是節氣,也是重要的歲時節日,民間有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伏暑時節,天氣炎熱,會出現食欲缺乏、身體消瘦等苦夏現象,到立秋則需貼秋膘,補足精氣神。貼秋膘不是貼脂肪,而應根據自身狀況,調整膳食結構,均衡營養。
在我國不少地方還流行“咬秋”,人們會在立秋日吃瓜,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積蓄在體內的暑氣。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區村民,每到立秋時,還會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以此慶祝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