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時間是在每年的公歷8月7或8日。在民間對于立秋的時間還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最為常見的就是立秋有早晚之分,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時間是在每年的公歷8月7或8日。在民間對于立秋的時間還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最為常見的就是立秋有早晚之分,簡單來分就是早立秋和晚立秋。那么,早立秋是什么意思?早立秋又是什么時候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早立秋是什么意思
“早立秋”節氣,標志涼爽的秋季提前到來。我國一些地區民俗把立秋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具體來說大致有兩種不同分法:第一種分法,以農歷七月為參照,如果立秋時還沒有進入農歷七月,那么就稱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時已進入農歷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對應的農歷日期為六月二十二,屬“早立秋”;第二種分法,以時間點來劃分,0點至12點為“早立秋”,12點至24點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屬“早立秋”。
源于此,民間也產生了不少諺語、俗話,如“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把扇丟,晚立秋熱不休”等等。
這些民間俗話來自祖祖輩輩口耳相傳,雖然有一定道理,卻并沒有嚴謹的科學依據,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人類活動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氣熱不熱之間沒有明顯對應關系。
今年立秋有什么含義?
今年的立秋尤為特別。早秋,母秋,閉眼秋,三種罕見特點難得一見。1、早秋:今年的立秋出現在農歷六月,屬于早秋。早秋意味著秋天提早來臨,氣溫轉涼較快。需要及時添衣保暖,也預示著可以抓緊時機進行秋耕活動。
2、母秋:今年立秋出現在雙日,且為夜間降臨,屬于母秋。母秋氣候變化溫和緩慢,有利于莊稼成熟,往往預示著一個豐收年景。
3、閉眼秋:今年立秋在凌晨時分到來,屬于閉眼秋。閉眼秋在民間被視為吉兆,意味著可以期待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立秋下雨好嗎?
農村俗話說“立秋一過,水冷三分”,意思是說,立秋一旦過去,氣溫逐漸涼爽起來。因此,這個時候的莊稼正是快速生長的時候,由于持續高溫少雨的時候,人們是希望天要下雨就好了。
“立秋有雨,秋收有望”。意思是說,立秋下雨了,莊稼能夠加速成熟的過程,使產量和品質有所增強,到秋收的時候,莊稼就能豐收,農民有希望了。
農諺“立秋下雨人人喜,處暑下雨家家愁”。立秋的時候,因為天氣高溫,氣候干燥,莊稼生長和成熟,需要水分,所以立秋下雨是農民非常喜歡的習慣。
“立秋時節雨打秋,八成耕種十成收”,這句農諺意思是說,交秋前后下雨,莊稼管理得不好,也會有更好的收成,是人豐收年。這樣的豐收,關鍵是雨水下得及時,風調雨順,因此,莊稼生長發育良好,才有一個好收成。
“立秋太陽曬,五谷癟粒多”,這句農諺語,立秋沒有下雨,五谷正處于灌漿成熟的關鍵時期,若是天天高溫,強烈的太陽曬,莊稼越來越干旱,成熟困難,因此,到收獲的時候,五谷沒有充分灌漿,籽粒不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