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通常食欲不佳,只吃些清淡的食物。時間久了,難免消瘦。待秋風一吹,寒意漸生,自然地就想著要給身體增加熱量,以抵御寒
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通常食欲不佳,只吃些清淡的食物。時間久了,難免“消瘦”。待秋風一吹,寒意漸生,自然地就想著要給身體增加熱量,以抵御寒冬。于是民間便有了立秋“貼秋膘”的習俗。那么,立秋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立秋節氣的傳統美食有哪些呢?想知道就來瞧瞧奇聞事件小編的介紹吧。
立秋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我國不同的地區吃的傳統食物也不同,立秋節氣吃的傳統食物有很多,比如:茄子、西瓜、肉、龍眼肉、秋桃、清涼糕、餃子等。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于每年公歷8月7日-8月9日交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人為是無法改變的。
立秋節氣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立秋吃西瓜、貼秋膘、吃秋桃、吃渣、吃餃子、食小赤豆、吃福圓、喝秋水等傳統食物。
1、吃西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2、貼秋膘:立秋有“貼秋膘”吃肉進補的習俗,以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為主。氣候轉換,秋季對比夏季胃口變大,需要吃好一點補充營養。
3、吃秋桃:江南一帶有立秋吃秋桃的習俗,大人小孩子都要吃,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而且桃子含鐵豐富,有一定的補血作用。
4、吃渣: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渣是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吃渣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
5、吃餃子:立秋要“搶秋膘”包餃子。立秋吃餃子叫做“搶秋膘”,你搶我一個餃子,我搶你一個餃子,人們認為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身體健壯。
6、食小赤豆:立有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7、吃福圓:立秋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8、喝秋水: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立秋吃食的習慣和禁忌
1.食用瓜果:立秋時節,正值瓜果成熟的季節,因此吃瓜、水果等清爽的食物是非常合適的。比如西瓜、哈密瓜、香瓜、葡萄等。
2.吃面食:在立秋這一天,許多地方都會吃“秋香面”,據說可以為秋季帶來好運。同時,在立秋前后,還有許多地方會舉行“迎秋祭祖”等活動,也有吃面食的傳統。
3.采摘蘑菇:在立秋前后,許多地方都會有蘑菇成熟的季節,人們會去采摘各種蘑菇,比如口蘑、松茸、銀耳菌等。
4.禁忌生冷食物:雖然立秋時節已經進入秋季,但氣溫依然較高,容易出現“暑氣未盡”的情況。因此,要避免吃生冷食物,以免傷害脾胃。
總的來說,立秋節氣期間推薦多吃瓜果、水果等清爽食物,可以適量吃些面食,同時要注意避免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