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中原迷笛音樂節觀眾財物被盜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據奇聞事件新聞報道,10月2日演出結束后,有人反映自己財物在音樂節露營區失竊。丟失...
近日,中原迷笛音樂節觀眾財物被盜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據奇聞事件新聞報道,10月2日演出結束后,有人反映自己財物在音樂節露營區失竊。丟失的財物包括露營所用的帳篷、睡袋、露營車、手機、平板電腦、銀行卡、現金等。
一位觀眾稱,自己到達南陽后,前期看到政府、公安、消防、志愿者,甚至公共交通從業人員都做了相關培訓,交通、住宿、餐飲服務體驗都很好。但2號晚上以后,可能是由于安保人員減少,“導致投機人員進入營區,從拾遺發展到‘明搶’”。
10月3日,中原迷笛音樂節組委會發布公告稱:樂迷反映現場或露營區財物被盜,迷笛和南陽市區政府深感痛心和遺憾。迷笛與公安正積極溝通,南陽市公安局及臥龍區公安分局也成立專案組,全力偵破。目前已掌握部分盜竊人員照片及視頻信息,將轉交給公安機關。
10月5日,組委會再發公告回應爭議稱,因網民“陳某”(已被抓獲)違規發布“活動已結束要清理現場”的不實消息,引發附近村民趁亂下手,出現多起露營區財物被盜的案件。
公告稱,截至目前,當地警方共收到報案73起,落實被盜案件65起。經過公安機關的積極偵辦,現已抓獲拘留了一些盜竊者,追回部分財物。南陽市兩級政府也會聯合迷笛方盡力挽回樂迷損失。對于部分觀眾反映的演出場地泥濘問題,迷笛方解釋稱是降雨原因,并駁斥了部分“地域黑”的言論。
今年線下文旅演出催熱跨城旅游。據燈塔專業版近日發布的《2023暑期演出市場用戶觀察》報告,各類大型演唱會、音樂節引發的跨城觀演消費顯著帶動區域旅游帶動區域旅游經濟增長。其中,演唱會、音樂節為跨城觀演主力品類,跨城用戶占比達60%以上。
據各音樂節當地媒體報道,今年5月舉辦的長沙草莓音樂節現場觀眾人數超5萬人,其中外地觀眾占比超過60%;五一期間舉辦的太湖灣音樂節4天累計接待樂迷近10萬人次,其中93%來自外地;6月在秦皇島舉辦的阿那亞戲劇節為例,其跨城觀演用戶占比達到96.6%。
迷笛音樂學校校長張帆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從3月到8月,迷笛音樂節在海南海口、山東煙臺、內蒙古海拉爾、新疆烏魯木齊四地舉辦,每到一地,迷笛音樂節都會帶來日均3萬人次的流量,現場觀眾70%以上來自區外。
恰逢中秋國慶雙節檔期,南陽市寄望音樂節帶動文旅經濟爆發。據迷笛組委會發布的信息,9月29日下午至10月2日,2023中原迷笛音樂節在河南南陽舉辦,期間80多組國內外樂隊及音樂人登臺表演,據官方公布數據,共有15萬人次樂迷現場觀看演出。
2023中原迷笛音樂節是迷笛30周年的最后一場大型巡演,演出地點確定后,南陽喊出“辦好迷笛音樂節,激活揚名南陽城”的口號,特地為迷笛開設“綠野獨白”演出現場,同步準備停車場和疏散組織、交通接駁、宣傳引導等配套服務,打造音樂節服務小程序“南陽吃喝玩樂一張圖”,做好“雙節”的文化旅游市場工作籌備。
據“南陽發布”,張帆接受南陽日報采訪時表示,今年音樂節創下迷笛30年47屆音樂節的最高票房紀錄,現場觀眾人數也打破歷屆迷笛音樂節最高紀錄,迷笛前夜觀眾就有2萬多人,其他3天觀眾人數每天都接近4萬人次,門票都是提前賣空。
從石家莊到南陽,多地寄望借搖滾樂的特色化改造,打造文旅名片。然而,名片另一面,交通、如廁、治安等負面事件并不罕見,暴露出承辦音樂節經驗不足、管理混亂的問題。
8月舉辦2023仙女山國際露營音樂節上,觀眾吐槽“堵車堵一下午”,停車場指導混亂,“一個讓進一個不讓進”。8月19日舉辦的“大蘑菇音樂節”,多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稱已經買好機票/高鐵票、定好酒店后卻被強制退票。
10月1日至4日舉辦的太湖灣音樂節觀眾稱演出現場人太多,“VIP區幾乎沒地落腳”,如廁不便,“上個廁所回來位置就沒了”,并且現場沒有足量的接駁大巴,幾百人在停車場干等,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協調,缺少應急預案。“沒這個能力和前期準備就不要開這么多票”,“也不是第一年辦了,很難理解。”這位觀眾稱。
疫情期間停演三年,一朝產業爆發,觀眾一票難求,門票水漲船高。據“奇聞事件”統計,今年五月(含“五一”假期),全國的音樂節有30多個,平均單日票價站上550元高點,雙日票價最高1480元,甚至超過張學友澳門演唱會的前排VIP。
以在售的草莓音樂節為例,貴陽站全價單日票為460元,PRO單日票為620元。即將開演的2023上海簡單生活節,最高票價680元。而2019年這些音樂節的單日票價只在300出頭,“那年是我看音樂節最多的一年......只需要200到300就可以享受一天的音樂,不在乎站在什么位置,簡直是一個逃離繁榮生活的音樂桃花源。而現在大部分音樂節,我僅僅會稱之為披著羊皮的割韭菜拼盤演唱會。”觀眾小K回憶道。
票價狂漲、配套服務缺位,音樂節扎堆之下,一方面是產業需要冷靜思考如此運作產業的可持續性,是否會透支觀眾熱情;另一方面,地方借音樂節促文旅,也需要治理經驗及運營能力的托舉。音樂節這“潑天的富貴”,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接住。
上一篇:武漢山海關路何以“人山人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