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既要壞事做絕,還要好處占盡,對外還想維護形象……當地時間20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華盛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系學院,就中美
既要壞事做絕,還要好處占盡,對外還想維護形象……
當地時間20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華盛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系學院,就中美經濟關系發表講話。
彭博社稱,此次演講是耶倫“上任以來涉及面最廣”的一次。美國政府也頗為重視,美國財政部兩天前就已發布聲明,媒體紛紛敲響邊鼓,強調演說的重要性。
綜合外媒的報道,耶倫宣稱,任何與中國脫鉤的努力都將是“災難性的”,美國尋求與中國建立“建設性和公平的經濟關系”。但“當我們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美國將堅定地捍衛國家安全,即使以犧牲中美關系為代價。
耶倫稱,拜登政府為保護國家安全利益,已準備在經濟上付出代價,美國不會在安全方面對中國做出妥協。美國將繼續確保自己及盟友的安全利益,并將在必要時予中國以反擊。
談到美國封禁對華半導體設備和技術出口時,耶倫稱,“盡管可能會對中國產生經濟影響,但這純粹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中國擴大了對國有企業和國內私營企業的支持,以壓制外國競爭對手。”她聲稱,“健康的經濟競爭只有在公平的情況下才能持續。”
不僅如此,她還對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指手畫腳,稱其“削弱了鄰國和世界各國的利益”。“中國對美國以及我們的盟友采取了更具對抗性的姿態——不僅在印太地區,而且在歐洲和其他地區。”
3月底,中國宣布對美國存儲芯片大廠美光公司的產品進行安全審查。耶倫批評中國是在利用“經濟實力報復和脅迫脆弱的貿易伙伴”。
此外,耶倫還對中國與俄羅斯“合作無上限”的關系表示擔憂,聲稱這意味著中國對結束烏克蘭戰爭“并不認真”。
但她又在全球問題上呼吁,美中兩國有必要“坦誠討論棘手問題”,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共同努力,比如幫助面臨債務問題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她重申,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有責任共同合作。“重要的是,無論兩國是否有其他分歧,我們都要在全球問題上取得進展。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所需要的。”
耶倫計劃在適當的時候訪問中國,希望與中國同行進行“實質性對話”,“為負責任地管理我們的雙邊關系奠定基礎。”
總體來說,耶倫的這場講話概述了美國政府與中國打交道的三個重點,即:
拜登政府無意與中國脫鉤,
但將繼續在兩國經貿往來中使用國家安全這個幌子,
并希望中國在美國需要的領域與之合作解決重大全球問題。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對于耶倫的上述言論,多家外媒認為這是在“釋放善意”。
美國《紐約時報》稱,此次講話基調更為緩和,對中美關系表現出明顯的積極態度。
英國《金融時報》甚至認為,耶倫的講話應該被解讀為向北京拋出橄欖枝,中國是否也這么看是另一個問題,但不能指責耶倫沒有努力。
可事實是,美國才是這個問題的“系鈴人”,現在卻試圖將“不通情達理”的鍋扔向中國,虛偽和傲慢的背后其實是美國“說一套做一套”和“既要又要”的霸權邏輯。
盡管白宮近幾個月來一直強調,美國對與中國“脫鉤”不感興趣,但實際上,美國仍準備針對中國關鍵領域采取行動。
4月18日,美國“政客新聞網”報道稱,白宮將在本月底出臺“史無前例”的對華投資限制規則,以“遏制中國技術和軍事崛起”,拜登政府最近已經開始向有關行業團體介紹該行政令的大致內容。
不僅如此,19日,美國商務部還以機械硬盤大廠希捷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向華為出售硬盤為由,處罰了該公司3億美元。
中方此前已經多次回應美方圍堵中國科技行業的行為,并視之為美方的經濟脅迫和霸凌行徑。
耶倫對此竭力反駁。她在演講中說,“我們希望中國人明白,當我們采取這些行動時,我們確實以國家安全為重心,并不是為了使我們自己獲得競爭性經濟優勢,或者想要損害中國的經濟競爭力。”
美國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真實目的到底是所謂的“國家安全”還是維護自身霸權,美國自己心里很清楚,別人也看得很清楚。
美國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限制圍堵中國,同時又希望保持兩國間廣泛的貿易和投資聯系。換句話說,有求于中方時要求合作,在自己有優勢的領域就封鎖制裁。既要壞事做絕,還要好處占盡,對外還想維護形象,里子、面子都想要,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4月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始終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看待和發展中美關系。當前中美關系緊張的根源在于美方基于錯誤的對華認知制定和執行錯誤的對華政策。美方應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損害中國利益,停止一邊聲稱要為中美關系加裝“護欄”,一邊破壞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