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海市區街頭,一則警察驅逐賣崽青蛙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照片上,這名賣崽蛙的背上還背著無數小蛙,正在拼命逃跑,看上去有些滑稽。最
上海市區街頭,一則“警察驅逐賣崽青蛙”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
照片上,這名“賣崽蛙”的背上還背著無數“小蛙”,正在拼命逃跑,看上去有些滑稽。
最后,經過警察的拼命抓捕,這名“青蛙”只能不情愿地脫下自己的一身蛙皮,接受斥責。
經傳播,這條視頻迅速登上熱搜,被網友廣泛傳播。
許多網友在看到青蛙們最后脫下皮囊的那一刻,頓時都破防了。
更是有網友為其鳴不平:“賣崽娃”究竟動了誰的蛋糕?
為何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愜意祥和,而在這繁華的魔都卻無容身之地,甚至還要被無情驅逐?
最后央視的點評可謂中肯,道出了無數網友內心的所想。
1.啥是“賣崽蛙”?
近日,一群網紅“賣崽青蛙”火遍全網,他們憑借自身蠢萌的互動和滑稽的外型,博得一大批市民的喜愛。
“賣崽青蛙”,實際上就是一群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為著幾兩碎銀疲于奔波。
他們大多穿著一身青色蛙皮,在烈日炎炎之下沿街叫賣,脖子上掛著自己的收款二維碼,手里還提著無數的“小蛙”。
前段時間,湖北武漢的市民就在網上曬出一段”地鐵偶遇青蛙”的視頻,并配文:這近視度數似乎有點高。
視頻里,這名青蛙正坐在凳子上,勾著腦袋玩手機,只是由于蛙皮太過臃腫的原因,讓畫面看上去十分搞笑。
搞怪的“賣崽青蛙”,驅散了這位網友一整天的煩悶。
評論區不少市民表示:“我也想買身這樣的衣服”“好可愛”。
生活的多樣性造就了他們的誕生,然而,這群青蛙的命運卻各不相同。
有的青蛙受到民警的“暖心安慰”,有的青蛙卻被沿街驅趕,甚至,還有未成年青蛙遭到拳打腳踢。
2.安徽的哭泣蛙“別哭了,是男子漢嗎?把眼淚咽下去,好好吃飯吧”。
安徽街頭,警察正輕拍著一名賣崽青蛙的腦袋,進行暖心安慰。
這名青蛙,手上還拿著一串沒吃完的臭豆腐,似乎是想到了自己的傷心之處,忍不住地痛哭起來。
據悉,他身上背負著沉重的經濟負擔。
白天要到公司上班,晚上要在街邊售賣,幾乎很難有好好吃飯的時間。
某天晚上,他照常下班,換上自己的“蛙皮”之后準備開始工作。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這天晚上,扛不住壓力的他,終于站在街邊失聲痛哭起來。
警察看見后,立馬過來安慰著這名哭泣的青蛙。
他像哄孩子一樣,用著溫柔的語調,然后寵溺地拍了拍青蛙的頭套。
等到最后,這名青蛙的情緒終于得到緩解,他邁著蹣跚的步伐,一點一點消失在了馬路盡頭。
這條視頻背后的辛酸故事,引起網友共鳴,不少人在評論區留言:
“國人是怎么做到每個年齡段都這么累的?”
“我也很崩潰,離婚之后工作上處處碰壁,我也想哭,我知道沒有用,可是我需要宣泄呀。”
“暖心警察,值得點贊!要不是沒有辦法,誰愿意穿著這身衣服亂跑。”
安徽的這名“哭泣蛙”,牽動著無數人的煙火氣息。
然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上海,就完全沒有這么幸運了。
3.上海的奔跑蛙5月10日,上海街頭再次驚現“賣崽蛙“,和安徽不同的是,這一次,青蛙卻遭到了無情驅逐。
當天,上海城管在街頭巡查的時候,偶遇到了這位穿著人偶外套的“賣崽青蛙”。
城管當即就對這種“有損市容”的行為,進行了一番嚴厲斥責。
而遭受了一通指責的賣崽青蛙,顯然還有些不知所措,手里還緊緊攥著無數個小青蛙氣球。
我只想說,這些“賣崽青蛙”究竟哪里“影響市容”了?
他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事情,他們只是一群窮苦的勞動人民。
如果可以選擇自己的出身,沒有人會愿意在烈日下穿著一身“青蛙服”賣氣球。
影響市容的事情那么多,為什么偏偏要對這些人毫不留情呢?
眼看城管繼續咄咄逼人,他當即撒腿跑了起來,于是,兩人就在道路上上演了一出“你追我趕”。
“賣崽青蛙”在前邊拼命跑,城管在后邊拼命追。
沒一會兒,這名“青蛙小伙”就被當場抓住了。
城管大聲喊道:“穿成這樣,像什么樣子!別再這里賣東西,快走快走!”
被批評教育了一番,這名賣崽青蛙的心情也變得十分糟糕,整個腦袋都拉攏了下來。
似乎是覺得這樣還不夠,城管又命令他摘下頭套。
摘下頭套后,里面露出一個年輕小伙的臉龐,看起來神情沮喪。
城管掏出手機,對著小伙的臉龐咔咔一通拍。
大街上,是人來人往,而被一聲聲呵斥的,是小伙的自尊……
他只是想討一份生活,卻被人一把扯下“遮羞布”,被肆意奚落。
這位城管的無情執法,讓無數網友爭相討論。
有人認為:城管這樣做是對的,這是他的工作職責所在。
也有人覺得:“地攤經濟”本身也是一種城市文化,能帶動城市的經濟發展。
既然有些“地攤經濟”都可以被允許存在,那么,這位穿著玩偶外套的“賣崽青蛙”為什么要受到教育呢?
面對這種情況,更有人直接調侃:鯰魚不好抓,太滑了,青蛙倒是一抓一個準!
因為引起網友的強烈共鳴,這則“上海賣崽蛙遭驅逐”的新聞愈演愈烈。
眼看輿論持續發酵,上海城管執法總局也不得不做出回應。
執法局局長表示:這種“賣崽青蛙”,說白了就是在兜售玩具,只要在兜售玩具,就違反了上海市容管理的規定。
這種行為不僅影響市容,還對人員出行造成了負擔,所以總體來說,這種“賣崽青蛙”兜售玩具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但是,面對大家的廣泛質疑,徐局長也向大家說明了一些可以從事擺攤活動的情況,即在特定區域定時經營。
換句話說,你可以在上海城管執法總局指定的那片特殊區域進行銷售,同時,也要遵守時間安排。
如果一旦超過了這個區域和時間范圍內,那你的行為顯然就會遭到阻止。
也有網友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這個規定看似合理,實則倒顯得有些沒有人情味。
這些“賣崽青蛙”,實際上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組成的。
他們想借著空閑時間,為自己的生活增添幾分幸福感。
“賣崽蛙”不是人人,但人人都可以是“賣崽蛙”。
針對這種情況,光明網也做出相關回應:可以給這些“賣崽青蛙”們一些柔性空間,讓更多普通人能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賺一些辛苦錢。
只單講“法律”而忽視“民意”,那么這座城市的幸福指數必然會受到一定影響。
如果能實現兩者雙贏,才是真正民心所向的“幸福城市”。
4.人人都是蛙事實上,像上述的“賣崽青蛙”還有很多,他們來自各個階層,最小的僅有14歲,最大的則已白發蒼蒼。
“我只是想用課外時間賺錢,沒想到會遭到一通暴打。”
這是來自四川萬達的一位14歲小男孩的自述。
當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四川某萬達廣場進行售賣,但是這里的保安卻不同意,當即對他進行了驅逐。
小男孩無可奈何,只能換了一個位置進行售賣,卻沒想到再一次被保安盯上。
眼見幾位保安氣勢洶洶地走來,小男孩嚇了一跳,被石頭絆倒在地上。
這些保安很快便追上了倒在地上的“賣崽青蛙”,二話不說,便對他進行拳打腳踢。
頭套掉落的時候,眾人驚呆了,這只是一位14歲的小男孩。
慘遭毒打的小男孩頓時抱頭痛哭,他不明白,這幾名保安叔叔為什么要打自己?
不僅是小孩,隱藏在“蛙皮”之下的,還有一些耄耋老人。
他們聽說了“賣崽青蛙”的火爆,便自己也套上一身青蛙衣服,在大太陽下,售賣著小青蛙氣球。
老人的體力不好,身體也體弱多病,有時經常會受到城管的推搡。
有人覺得,城管執行公務倒是無可厚非,為什么不能采取一些溫和的方式呢?
都是為了工作和討生活,在履行方式上,他們的手段卻大相徑庭。
有人暖心安慰街邊痛哭的青蛙,有人對老人孩子暴力驅趕。
這些“賣崽青蛙”,倒也不是絕對不能出現的產物。
每個城市的城市文化,要靠所有市民耐心構建,人情味的幫助,能讓城市的煙火氣息趨向溫暖。
其實,“賣崽青蛙”并不是一時興起,早在今年年初,這些可愛又蠢萌的小青蛙便已經在全國各地盛行。
今年三月份,有小青蛙便在杭州遭到了城管的“攔截”。
根據網友上傳的圖片,這名青蛙被城管攔在了街頭,找了面墻“面壁思過”。
城管嘴里念念有詞,而青蛙卻在左顧右盼地連連點頭,那委屈又有點搞笑的模樣,讓人忍不住停下來觀看。
寧波街頭,甚至還有騎車上路的“網紅蛙”。
不過這名青蛙還沒騎車瀟灑幾步,就被交警在紅綠燈口給攔住了。
理由是他沒有按照規定佩戴頭盔,小青蛙也要遵守交通規則。
看著他巨大的青蛙腦袋,要想戴上頭盔著實是累得夠嗆。
最后,這名青蛙在交警的監督下,繳納了20元罰金,還是摘下了青蛙頭套,老實戴上了頭盔。
猛一看這些可憐又可愛的青蛙,并不會有人覺得影響市容。
甚至,這些小青蛙還火爆到了國外。
一些外國人觀看著從中國衍生出來的青蛙,反而會大聲稱贊一句:“wow,中國人真是太酷了!”
賣崽青蛙的設計者本人也曾說:“這些賣崽青蛙能受到全國網友的喜愛,我很開心,設計它的初衷本身就是為了帶給大家快樂。”
一個設計,當它能夠同時兼具情緒價值,還能給別人的生活帶來一定幫助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好的設計。
如果能讓這些“賣崽青蛙”,成為某個城市的獨特街邊文化,其實也不失為是一種柔性政策。
結論當然,城市交通安全和市容建設當然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但更多人爭取的,則是法律和人情兼備的人間煙火氣息。
這些賣崽青蛙的人偶外套背后,實際上是一個個努力賺錢的辛苦人。
希望相關城市也能盡快完善城市規則,讓偌大的城市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