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印度執法局(ED)6月9日發布文件稱,因小米涉嫌違反該國《外匯管理法》(FEMA),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該局已經向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
近日,印度執法局(ED)6月9日發布文件稱,因小米涉嫌違反該國《外匯管理法》(FEMA),“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該局已經向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等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
出于該指控,印度當局此前已經扣押了小米共555.1億盧比資金(約6.8億美元),現價約合48億元人民幣。小米集團2022年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85億元,這筆資金相當于小米去年凈利潤的57%。
裁決機構還向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發出了展示原因通知,指控其違反《外匯管理法》第10(4)和10(5)條款,違反了RBI的指示,允許通過銀行以版稅名義進行對外匯款,而未進行盡職調查并未從公司獲得任何潛在的技術合作協議。
2022年5月,印度反洗錢執行局指控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自2015年開始以“支付版權費”的名義向小米集團等3家海外實體進行匯款,這一行為“違反”了印度的《外匯管理法》,因此執法部門扣押了小米子公司的相關賬戶資產。
小米曾對此提出申訴、要求法院推翻這決定。不過,當地卡納塔克邦高等法院在今年4月21日駁回小米的要求。
目前,小米印度分公司、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rivate Limited)、小米科技印度首席財務官拉奧(Sameer B. S. Rao)、前董事總經理賈殷(Manu Kumar Jain)、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也收到有關通知。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此前接受采訪時候表示,在印度市場面臨較大挑戰,存在資金上的影響,目前在印度運營很正常,“未來小米會提升在印度業務的運營效率。小米相信印度司法的公正性,也相信在印度經營的合法與合規。”
小米手機曾經在印度稱霸多年,但是近兩年來,以小米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可以說是屢屢碰壁:印度政府三番五次“找麻煩”,不是凍結資產,就是找高管“約談”。這些事,小米、OPPO、vivo幾乎都經歷過。
今年一季度,三星在以20%的份額,連續兩個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小米與 2022 年第一季度相比出現大幅下滑,在 2023 年第一季度跌至第三位,份額為 16%。同比下降 44%,這是該品牌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下降的原因是低于10000印度盧比的細分市場需求疲軟,小米過度依賴線上渠道且產品組合混亂。
下一篇:蘇炳添新冠后不適 曾邀鐘南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