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5月,寶山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接到市民報警,說自己花3000元購買了一塊高仿手表,到手后發現質量奇差,甚至割傷了手腕。警方循線追蹤,在
今年5月,寶山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接到市民報警,說自己花3000元購買了一塊高仿手表,到手后發現質量奇差,甚至割傷了手腕。
警方循線追蹤,在南方某地級市的一家燒鵝店里,發現了蹊蹺的菜單。這個菜單上菜品不多,但單價很高,一份簡餐就要兩三百元。
警方分析,這張價格離譜的菜單,不同菜品應該對應不同的假表品牌。而且,作為一家開在三線城市,人均二三十元的家常餐飲店,年銷售額高達兩百萬元,這個錢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警方發現這家燒鵝店每天進出的幾乎都是快遞員,而不是外賣員。店家每天都要從店鋪后門,發走許多用紙箱裝著的貨物。警方分析,這些紙箱里裝著的應該就是制作好的假表成品。
警方隨即對燒鵝店老板鄭某展開進一步調查,發現他和他弟弟,在距離燒鵝店不遠處的一個居民區,一人買了一套房子。燒鵝店的老板鄭某和小工們,下班后都會回到這里。
兩套房子都位于居民樓頂層,而且是面對面的位置。每天早上,右邊的13樓都會有人探頭探腦,朝左邊的13樓張望。由此看來,這個位于居民樓13層的住宅,很有可能是制作假表的工廠。
經過一段時間調查,警方明確了這間住宅其實就是制作假表的工廠。他們采取“來單定制”的模式,接到下級經銷商的訂單后,才會由小工在工廠里把配件組裝起來,打包裝入紙箱。再把紙箱運送到燒鵝店,通過快遞發走。
這些從燒鵝店出來的成本不過兩三百元的劣質假表,經過中間商的層層加價,最終在網絡上打著媲美正品的噱頭,售價可以達到三四千元。
巨大的利潤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選擇以身試法,但他們最終還是逃不脫法律的嚴懲。目前,這些制售假表的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以及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