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月10日,有網友爆料稱華北理工大學的學生在食堂吃出異物,疑似鼠頭。網友發布的群聊天截圖顯示,10月10日11時22分許,有人在群內發布了幾...
10月10日,有網友爆料稱華北理工大學的學生在食堂吃出異物,疑似鼠頭。網友發布的群聊天截圖顯示,10月10日11時22分許,有人在群內發布了幾張食物圖片,其中一塊筷子夾住的深色肉上有幾根毛,該人稱這份食物是其室友在學校食堂買到的,看上去像是老鼠頭,但食堂的店家說是牛肉。有群友則質疑肉上的毛是胡須。
當晚,華北理工大學后勤服務中心發出公告,稱寧波市江徽美食餐飲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27日參與華北理工大學學生食堂委托經營項目招標并中標。2023年10月10日,該公司違反食品衛生相關規定,在經營過程中發生食品衛生問題。經研究決定,解除與其之間的委托經營合同,并將依法依規追究其相關責任。最新情況是,當地市監局也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江西高校食堂“指鼠為鴨”事件才過去4個月,又是高校食堂出現疑似老鼠頭,區別在于,這次是“指鼠為牛”。
對于此事,學校的處理還相對及時,“火速”與相關公司解除合同。但仍有兩個關鍵信息點沒有說清楚。
一個是學校只明確“存在食品衛生問題”,卻沒有說清楚這個異物到底是不是鼠頭,如果真是老鼠頭,那身體又在哪里?另一個是,相關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情況如何,還有沒有其他學生在這個食堂吃出問題,學校在這方面有何具體作為?這些才是輿論的最大疑惑和關切,學校應當第一時間說清楚,而不是模棱兩可,或遮遮掩掩。
這家涉事公司,通過正常招標進入大學食堂,并且只干了兩個多月就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想知道,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失守了,才會讓疑似老鼠頭的東西出現在學生的飯菜里。項目招標,廚房環境,食材采購、倉儲、清洗,后勤監管等一系列情況,都需要好好倒查一番。
“指鼠為牛”出現在輿論場,如果在事發后的處理階段,再不將整個環節過程“公開透明化”,將真相和問題公之于眾,接受社會和民眾的監督和檢驗,并采取有力舉措真正刮骨療毒,那“信任危機”才剛剛開始。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已經是自“指鼠為鴨”以來,今年媒體公開報道的第三起“鼠頭”事件。此類事情“沒完沒了”,恰恰說明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所暴露和指向的,既有責任主體方對食品安全的冷漠,也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漏洞。社會食品安全的標準是不是還是低了些,違規成本也小了些,懲戒機制和力度也不夠有震懾性。
如果機制性、體系化存在的相關問題不解決,不朝著更有利于群眾利益的方向調整鞏固和提升,那么,面對如今的漠視、漏洞與缺失,恐怕不是幾次“鼠頭”事件的曝光,解除幾個合同,追究幾個餐飲公司和主管部門的責任,就能彌補的。
上一篇:盤點轉型為帶貨主播的名人們 帶貨主播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