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孫子、兒媳、女兒從外地趕回家,魏天明(化名)坐在沙發(fā)上,一聲接著一聲嘆氣。老伴兒離世三天了,家里還沒來得及準備后事。魏天明沒有精神,...
孫子、兒媳、女兒從外地趕回家,魏天明(化名)坐在沙發(fā)上,一聲接著一聲嘆氣。老伴兒離世三天了,家里還沒來得及準備后事。魏天明沒有精神,聲音喑啞。
10月23日,魏天明的老伴兒在家附近的耕地里撿拾花生,被突然而來的旋耕機刮倒碾壓身亡。據(jù)《新京報》報道,涉事旋耕機是鄲城[dān chéng]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統(tǒng)一招標實施的助農(nóng)項目,目前,旋耕機駕駛人已被警方控制。
魏天明70多歲了,身材消瘦,老伴兒出事時,他趴在地上,抱著她痛哭,把力氣用完。
事發(fā)的視頻在網(wǎng)上傳開。
提到這些,魏天明才把聲音提高說:“人家花生已經(jīng)收完,不要了,那不是搶。”
【1】聽說花生已收完,還剩些可以撿
巴集鄉(xiāng)魏冢村位于周口鄲城縣西南方向,離縣城十來公里。村里房子大多是經(jīng)過修繕的二層小樓。村子四面被田地包圍,大部分已經(jīng)翻過,露出松軟的泥土。
魏天明夫妻倆育有一兒兩女,兒子和兒媳遠赴浙江打工,經(jīng)過多年打拼,才攢下積蓄回村里建房,同樣的兩層小樓,樣式別致。
“兒子去世后,老太太心情一直都不好,也是想讓她出去散散心。”一位村民說,魏天明的兒子只有四十多歲,正月初六因意外去世,“老太太的幾個孫子都還沒結婚。”
而魏天明夫妻倆住在新房后的老屋,院內有些破敗。平日里,夫妻倆耕種一畝多地,一季種小麥,一季種花生。
10月23日早上,不到7點,魏天明和老伴兒來到村東頭的田里,那片田已被承包出去,聽村里人說,地里花生已收完,還剩些不要的可以撿。
“人家把花生收完以后,地就不管了,機器在運轉的時候,能把地下剩余的花生給旋上來,人家都不要了,跟著機子就能撿到。”一位村民告訴奇聞事件。
據(jù)《奇聞事件》報道,一名在當?shù)貜氖滦麢C駕駛的車主表示,每年農(nóng)耕季節(jié),很多村民會去地里撿拾農(nóng)作物,司機在駕駛機器作業(yè)時存在一定盲區(qū),所以駕駛員要注意觀察。
到地里,天已經(jīng)亮,魏天明的老伴到旁邊樹林里方便,出來后坐在地上,撿起手套,戴到一半,旋耕機從身后竄出,她被卷入機器中。“速度太快了,來不及反應。”魏天明說。
“聽說過收玉米的機器傷人的,但沒聽過犁地也能傷人。”一位五十多歲的村民對此表示惋惜,“旋耕機翻地的刀刃在車后頭呀。”
【2】死者生前為人和善
村里人描述,老太太個子不高,微胖,平時身體很好,為人和善,年輕時曾在工廠上班。魏天明說,老伴兒也是巴集鄉(xiāng)的,幾十年前嫁到這里。
“她身體一點病都沒有,我還有點血糖高,血壓高。”魏天明回憶,平時妻子走在路上和別人迎面碰上,會主動給人讓路,“幾十年沒跟人吵過架”。
“她(老伴兒)還沒有回家。”魏天明說,巴集鄉(xiāng)政府已介入處理此事,暫不清楚處理結果。
魏天明的孫子告訴奇聞事件,他們要等處理完之后再操辦奶奶的葬禮。
老人被卷進旋耕機身亡后,引發(fā)熱議。不少網(wǎng)友認為“司機有盲區(qū),難道撿的人看不見嗎”,甚至有人將“撿花生”曲解。
面對網(wǎng)上惡評,魏家人很生氣,卻無力澄清。一家人圍坐在客廳里,面色沉重。他們沒有精力去講述太多老人生前的故事。提及訴求,也多次表示,“人已經(jīng)走了,討論這些還有什么意義。”問及接下來的打算,他們猶豫著說先等事情結束吧。
與其回答問題,他們更容易拋出問題,“我爺爺怎么辦?我們怎么辦?”孫子說,接著是一陣沉默。
秋收接近尾聲,村莊里,大部分地塊已被翻展松軟,等待新一季的麥子播種。
這幾天,魏天明家的大門一直關著。門外,午后的陽光依舊明艷,地里曬著切片的紅薯,不少村民家門口堆著成捆的花生。犁地,澆水,撒化肥,人們戴著帽子在地里忙活。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