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年少時,與其他孩子不同,父母從不表揚我,無論我做得多么出色,他們總是說其他孩子做得更好。最近,這英在采訪中回憶起自己悲慘的童年,...
我年少時,與其他孩子不同,父母從不表揚我,無論我做得多么出色,他們總是說其他孩子做得更好。最近,這英在采訪中回憶起自己悲慘的童年,哽咽著說出這句話。她二十年的逆境之路,反映出很多父母需要反思的問題。
一、父母的嘲諷讓孩子自卑。
"我記得我六歲那年,第一次參加才藝大賽,排練了很久終于得了個三等獎,高興地跑回家跟爸媽分享這個喜訊,沒想到他們只是冷淡地說了句'也就三等獎,有什么好高興的'"這英說,“從那時起,我就不再跟父母分享任何快樂了。”
父母的冷嘲熱諷,會直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誰讓你不好好學習,現在跟我說這些有什么用?”這種毫不留情的否定,會讓孩子害怕分享自己的想法,長期積累只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
二、父母的陰陽怪氣讓孩子難以開口。
“我記得,有一次全家出去聚餐,我興高采烈地跟爸媽講學校的事,他們卻一臉怪相,說'我們連肉都吃不起,你們會享受就行了'”這英坦言,這種挖苦讓她不敢再隨意說話,只能把心事憋在心里。
父母的陰陽怪氣,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恥。孩子需要一個可以敞開心扉的環境,而父母的刻薄只會讓他們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久而久之,家庭成為一個讓人窒息的地方。
三、父母應用鼓勵代替否定。
“我記得小學老師安排我參加演講比賽,我排練了一周終于勝出,老師夸我'口才好,繼續努力'”這英說,“這是我記憶中,第一次感受到肯定和鼓勵。”
一個簡單的肯定和鼓勵,就足以點亮孩子的未來。父母應該學會用贊美取代批評,用鼓勵取代否定。用“你可以做得更好”取代“做得還不夠好”,用“我為你驕傲”取代“別人做得更好”,這樣的小變化,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人生。
這英二十年來在父母的嘲諷中受盡折磨,好不容易在老師的鼓勵下找回自信,最終才走上人生巔峰。她的故事警示所有父母,應該反思自己的言行,多給孩子支持和認可,用陽光培養后代,而不是用陰霾掐滅希望。
上一篇:馬斯克發圖:伊朗被美軍基地包圍
下一篇:最后一頁